避免雞同鴨講!第一次和設計師溝通就上手
許多人窮盡一生積蓄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家,卻苦於不知該怎麼透過溝通,找到能彼此信任、值得託付的設計師,又或是好不容易找到風格、設計都是自己喜歡的設計師,卻不知在初期該怎麼溝通能快速進入狀況?就讓小編告訴你!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了解設計師所有作品
無論你是經由親友推薦,還是自行爬文聯繫,在第一次正式溝通前都請徹底了解設計師過去的作品,甚至可以一次多找幾個口袋名單,反覆觀察他們的作品細節,註記自己喜歡的部分,未來在面對面溝通時,就能以設計師自己的案子作舉例,能更具體快速讓設計師了解你的意思。
先和自己及家人好好溝通一輪
灰色大門設計總監謝嘉玲曾說:「設計師最困難的不在於設計,而是要做業主全家人的傳聲筒,幫著業主彙整出大家的共識」,如果連自己都不清楚想要什麼,又怎麼期待設計師能了解你的所有需要呢?最快速溝通的方式,莫過於先梳理全家人的想法,派出能足以代表全家人的溝通者,與設計師溝通前,也可以先把家人生活背景作簡單的條列說明,讓設計師能快速了解你。
設計師必需知道的居住成員資訊
共有哪些人要住在這? | 規劃所需房間、動線 |
各是多大年紀? | 了解老人、小孩在空間上的特殊需要 |
家人的興趣、習慣 | 可視情況列入規劃中 |
屋主有哪些指定需要? | 像是廚房中島、工作室、大型展示間、運動室等,讓設計師知道哪些是必要、哪些是如果有會更好等需求程度。 |
是否有寵物? | 寵物的生活起居也要列入規劃中 |
是否經常有訪客需要暫住? | 會影響到公私領域的設計、彈性空間的需求 |
基本資訊提供愈齊全愈有利
雖然專業的設計團隊可以透過現場丈量、勘察甚至調閱地政資料等,掌握房子的狀況,不過在初期若屋主事先提供的資料愈齊全,愈能省下日後來回確認的時間,當然,你為什麼想作裝潢、最需要調整的地方等,也有必要在初期就讓設計師知道,在討論過程中設計師才能更清楚給你更多專業上的反饋。
屋主必需要提供的重要訊息
屋齡 | 老屋、中古屋、新成屋、毛胚屋所需要注意的重點各有不同 |
實際坪數 | 與預算報價息息相關 |
樓層數(是否有電梯) | 牽涉到大型家具尺寸、是否便於搬運等 |
座向 | 能預先掌握採光位置、是否西晒 |
想要調整的部份 | 想要老屋改建?擴充收納?重新隔間?換個風格?等等。都與預算報價息息相關 |
理想完工時間 | 也或者可以反問設計師工程所需時間、能入住的時間,有些設計公司手上案子多,未必能馬上執行。 |
其它 | 如果能有建商提供的平面圖、立面圖、建物圖也一併提供,自己喜歡的風格圖片也可備齊,輔助你在溝通過程中作範例。 |
從小地方了解設計師的工作態度
除了從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等了解設計團隊,也可以仔細觀察設計師處理留言的態度、相關報導、甚至屋主開箱文中的反饋,有些屋主透漏自己會觀察設計師在電話中的態度、相約是否守時、是否有服務熱忱等,考量對方是否值得託付,初次印象對於日後雙方合作是否愉快,有一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