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挑高夾層增一房!空服員的19坪單身宅開箱
身為一個北漂十年的空服員,我過去一直都是租屋,大約兩年前,才終於下定決心要終結租屋人生,購入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目前搬進新家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又恰巧遇上疫情,在家的時間突然變多了(這對於十年來不曾休過長假的我還真是不習慣呀),不如就趁機來開箱,和大家分享一下新居落成的過程~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一、裝修前的功課
1.買房子時的考量
當初會選擇這個新建案預售屋的原因,是覺得理想中的家除了室內要好看以外,建築外觀也符合乾淨、美觀,才是我內心的理想宅樣貌,而這建案剛好符合我的需要。當然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需要到世界各地飛來飛去,自己如果在台灣,通常都不太出遠門,所以家附近的生活機能就變成很重要的考量之一,當時想選鬧中取靜的地方,又希望離上班地點近一點,林口自然就是首選了,且現在的住處附近有超商、公園……等,交通也很方便。
2.找設計師的過程
會找上閏年,是因為設計師Lea Chen是我大學時期最要好的朋友,我不找她要找誰呢!不過,我也看過不少閏年曾經做過的案子,設計風格非常接近我心中喜歡的樣子,種種考量之下,當然是交給她最放心囉!
3.想要的風格、需求
外面的世界看多了,回到家自然想簡單、安靜就好(笑),當初我就跟Lea說,我想要黑白灰、簡約一點的風格,但新成屋那空空的樣子,令我實在無法想像完工是什麼模樣,因此也很難和Lea很明確地說出到底想要什麼,Lea便建議我多看看Pinterest上的居家空間圖,後來看了好幾百張圖,才大致底定風格。
另外,由於常常從國外帶一些新奇的擺飾或紀念品回來,所以希望有很多的收納空間,而且我不常下廚,餐廳希望是可以收納起來機動使用的。
二、裝修前的屋況
當時買預售屋就先請閏年協助客變,格局已經先量身打造,不需要進行拆除。
▲左上:大門、右上:客廳、左下:廚房、陽台、右下:餐廚區、浴室。
▲變動最大的地方是客廳,後來設計團隊在這區多作了一面電視牆,隔出起居室以及衣櫃收納區,還作了挑高夾層與臥榻。
設計平面圖
▲整體平面圖
▲夾層空間平面圖
三、裝修過程
因應我先前和Lea提到的收納需要,設計團隊分別在客廳、餐廳區塊作了彈性的規劃,變動最大的屬於客廳的部分,由於這間房子挑高有3.6米,對於身高不算很高的我,認為沒有運用到挑高的空間實在可惜,於是設計團隊建議我在客廳區域上方做夾層,既有效運用挑高空間,又能拿來當收納空間,或者當作親友來訪時的小客房。夾層下方則作了衣櫃及臥榻收納櫃,有點像是半開放的更衣間,且臥榻同時也是收納櫃,可以放一些小雜物。餐廚區也很有巧思,因為空間坪數本身不算大,也因為不常下廚,希望餐廚區可以越簡單越好,而且最好還要可以收起來,以便平常有更多活動空間。各區域的施工過程如下:
玄關及廚房
▲大門旁邊是廚房,因此玄關及廚房鋪上六角磚,與室內木地板做區隔,劃分出區域界線。
▲因為不常在家,下廚的機會比較少,廚房配備只要基本夠用就行了。而另外規劃的可收納餐廳,則是視親友拜訪時能夠機動運用的空間。
客廳
▲在客廳新增了一面電視牆,並且做出上方的夾層空間。
夾層臥榻
▲連通夾層的梯子下方新增臥塌,當時是希望在這採光超讚的地方看書。
四、完工美圖
玄關
玄關旁的收納櫃體能夠擺放很多雙鞋子,而且連到廚房的區域也有一排收納櫃,很符合我的收納的需求。另外,進門看到另一端的木百葉簾,不僅讓室內的遮光更有彈性,還會隨著太陽東升西落的時間創造出不同的光影變化,覺得在客廳放鬆被陽光灑滿全身超幸福的~
客廳
餐廳
餐桌椅能收折成為展示櫃的門板,盆栽兩側下方的櫃體則用來收納餐椅,平常用不到餐廳時收好好的,家裡空間就會比較寬敞了。
衣櫃&夾層臥榻
▲電視牆後方就是夾層區,設計師特別作了透明玻璃窗減輕牆面壓迫感,夾層空間雖然不大,卻超好運用!
臥室
四、入住後的小murmur
還記得裝修時,本來不太想要家裡有磁磚類的設計,結果設計團隊建議的六角磚地坪卻成了我入住後的心頭好,而且不管哪個朋友來玩時,都會讚不絕口,這是我比較意想不到的部分。
另外,起初很嚮往外國人坐在窗邊閱讀的樣子而做了臥榻區,結果後來才覺得上方梯子有點壓迫,變得還是比較常在客廳看書,好在臥榻同時也是收納櫃,才沒有白白浪費了空間,建議大家還是要以常待的區域作為設計時最重要的考量,畢竟幻想泡泡還是很容易被現實打破的(汗)。
很感謝Lea及閏年設計團隊幫我完成我的夢想小家,因為常不在國內,所以當時的監工大權就都交給設計團隊了,從頭到尾只親自監工過3次的我,到現在都還常常在想,還好我交給了閏年,才能輕鬆又放心的一邊工作、一邊裝修家裡,而且最後成果又跟我心裡想的一模一樣,真的是太棒了!

8件
作品
58人
諮詢
收費標準:設計費 8,000 元/坪起整屋預算 接案220萬起新成屋 12萬/坪起
接案區域:六都可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