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百萬裝潢?一張怦然心動的餐桌就夠了!
家裡的晚飯在我搬到台北後,總是一家人圍在客廳,邊看電視邊進行著;電視的吵雜聲,有時是新聞台的主播談論政治的咆哮,有時是搞笑藝人們的嘻鬧,還記得「志村大爆笑」幾乎是我國小時光的一個縮影。那時的我們挾著菜,眼睛盯著電視螢幕,偶爾對於電視裡的節目有著些許的評論,卻往往有點言不及義。
有時候想著,要跟家人分享一下今天身邊所發生的事,卻發現—對話總是被電視裡的各類情節淹蓋而過,神奇的是,隨著晚餐時光的流逝,好像想說的話也從腦袋中流逝了!就這樣到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突然發現好像不知不覺少了很多很多跟家人談心的時間......
這些一直存留在我腦中、學生時代的記憶。隨著年紀增長,發現父母親年紀大了,年少時該與父母聊的天、說的話,都還來不及說呢!想問問爸爸交過幾個女朋友?他有沒有過夢想?年輕的時候跟我一樣叛逆嗎?也想告訴媽媽,我覺得她煮的玉米濃湯是全世界最美的滋味!但,為什麼總是沒機會說呢…?
也許,就是因為沒有個可以好好說話的地方吧!
透過這樣反思的過程,我這才慢慢發現,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最重要的是一個必須能夠聚集家人、讓家人說說話、緩和衝突、增加彼此連結,可以一同產生記憶累積的地方。對!是一個地方…而未必是空間!
大學的時候我曾做過一個專題,是在探討一個疏離的家庭關係;我還記得,我在專題中並不想急著解決家人之間的疏離感,反過來,我刻意分離了家人之間的空間與動線,但又巧妙的讓廚房與餐桌變成每個人動線的必經之地。我認為,「不刻意的相遇」與「不經意的相處」雖然尷尬,但是因為時間短暫,有時候可能更能增加彼此的親密感;短暫深刻的話語,我想,也是一種好好的說話吧!
都會的住宅越益狹小,以現代人的忙碌狀況來說,像從前一樣賴在電視機前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對空間配置的認知也已經不再只著重於追求房間數量,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彈性的空間配置,於是餐桌在我的眼中便成為了取代客廳中心的角色,因為它既可以是個雕塑品,卻也能夠擁有充滿生命對話的力量……
因為--
可以全家在假日一起沖咖啡,分享心情;
可以晚餐一起吃著媽媽所煮的紅燒蹄膀;
可以睡覺前和孩子一起在桌上玩桌遊;
可以在平日深夜獨自在餐桌看著一本卡謬的異鄉人,卻不經意的遇到弟弟而攀談起來;
可以在餐桌放上一盆瑪格莉特,在清晨的時分跟愛人一起準備早餐……
不管如何,餐桌可以說是整個房子裡最有戲的地方了!同時具備了口腹之慾、情感流通、思想連結,完完全全就是為了讓家人可以好好說話而存在的!所以我常常都會在住宅中設計一張餐桌當做重點,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儀式、一個可以好好選擇與添購的藝術品。
一張華麗的或是骨董的二手餐桌,代表著你的獨特品味;一張好坐的餐椅,可以讓你在這張桌子上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感受到家具的體貼—不論是溫潤的木頭,或高冷的大理石,都能呈現出你的個人氣質;我想像著每個人在這張桌子上的故事,跟自己的故事、跟家人的故事、跟愛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因為可以一起品嘗生活點滴、好好說話、彼此分享,而變得更美好……
最近的我也正慎重的思考,自己的房子該怎麼安排空間呢?嗯……我可以悄悄的告訴你,我沒有客廳;但是,我有一張小巧的骨董餐桌,它有著一面復古的綠色大理石,我在桌上擺了一盆蕨,每天早晨我都會依心情,手沖一杯咖啡,打開陽台後門,享受自己一天的開始。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作者/楊竣淞
開物設計主持人,時尚雜誌編輯的逃兵,華麗轉身投入室內設計產業。與其到處公關應酬,更適合安靜做設計。沒有紙醉金迷的設計師人生,不是加班或走走散步,就是宅在家當書蟲。書蟲當久了...設計也做好幾年了...突然想碎念一下關於家的樣子......
圖片提供/開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