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愈高愈好?用大白話秒懂房屋建坪率/建蔽率、容積率
Q1. 什麼是建蔽率/建坪率?
「建蔽率」一詞來自日語「建蔽率」(けんぺいりつ),也稱為「建坪率」。建蔽率是建物的底面積的坪數÷土地的坪數,簡單來說,建設建築物的底面積為A,土地面積為B,那麼建蔽率就是A÷B(%),例如,建物底面積為50坪,土地面積為100坪,那麼建蔽率就是50÷100=50%。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Q2. 為什麼要有建蔽率?
法規設有建蔽率,主要是為了維持環境品質,因此希望建地留有空地,避免土地過度使用,維持建物間的棟距,才不會造成空間壓迫感。此外設有建蔽率還能提升棟距間的採光、通風、日照,並確保安全、舒適及私密。最後配合高度限制來控制建物的高度(容積)讓整體市容與居住環境不狹窄擁擠。
Q3. 那什麼是容積率呢?
容積率指的就是各樓層的樓地板面積(即為容積)加起來除以基地面積再乘以百分比,也就是在既有的土地上,房子可以蓋多少層樓。在面積100坪的基地上蓋了五層樓的房子,每一層樓的樓地板面積40坪,總樓地板面積是200坪,則這一間房子的容積率就是200%。一般法令會依照不同土地使用,作建築物容積率上限的規定。

Q4. 如何知道建蔽率、容積率是否合乎標準?

Q5. 如果容積率不到,房子就可以無限蓋?
樓層數=容積率÷建蔽率。
法令會規定某一個地區土地的建蔽率上限是多少,比如說規定建蔽率60%,就是指該土地的建蔽率上限是60%。當然你建蔽率也可以是50、40、30,然後搭配該土地的法定容積率來拉高建築物的樓層。比如說,在相同的地基上,相同的容積率可以有不同的建蔽率,假設容積率維持240%不變,建蔽率從60%變成30%,本來用完容積最多可以蓋4層樓(240÷60=4),現在則可以蓋8層樓(240÷30=8),但這不代表容積率未到法定標準就可以無限制的加高,依照建築技術規則,樓高不得超過基地面前道路寬度的1.5倍再加6公尺,如果一棟建築物前面路寬為10公尺,那麼樓高不得超過10X1.5+6=21公尺,一層樓以3公尺計算則約7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