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屋翻新,這些看不到的成本最傷荷包!
購屋是許多人的人生目標之一,正在看房,或考慮未來要買房的你,覺得老屋好似便宜,感覺很可以駕馭嗎?老屋房價雖然容易撿到甜甜價,但可怕的是其中的隱形成本,如果忽略了以下幾點,付出的成本恐怕會比新成屋還高!
1.老屋的裝修費用高,甚至多了新成屋二倍
老屋指的是屋齡15年以上的房屋,房屋的折舊往往也連動到房價,房價看似漂亮的背後也意謂著屋齡高需要徹頭徹尾翻新(包括基本泥作、水電等),所要投入的裝修費用比新成屋高出兩倍以上都是常有的事,所以購入老屋前一定要周全考慮後續翻新所要付出的成本。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2.屋內外的狀況都要留意,必要時徹底翻新
所謂老屋翻新不單指室內,假設遇到狀況真的很差的房屋,還是得從外到內重新梳理過才有辦法入住,比方說如果壁癌多且明顯可見,那就代表屋子可能有漏水、滲水情形,一定要先作全面抓漏,再從外牆開始確實做好防水工程,千萬別只想以防水漆來粉飾太平,不僅無法治本,未來假設又發生一樣的情形,維護及修理所費不貲,不如一開始就先把它做好!
3.樓層高沒電梯,搬運金錢與時間成本提高
如果老屋地點位於巷弄狹窄且距離市區遠的地點,材料運送及進出費用也會提高,甚至如果是購入沒有電梯的住宅類型,每往上一層,搬運困難程度、危險度都會增加,可想而知成本也會跟著變高,而且裝潢動輒好幾個月,進進出出的次數多,算下來費用也很可觀,可別忘了要留一些備用預算。
4.購入老屋前停看聽,以免未來被列管拆除
早期房屋法規不像現今這麼嚴謹,違建及增建較多,常見的有陽台、露臺外推、夾層屋、騎樓外推、法定空地加蓋等,雖然違建坪數不會列入購屋的單價計算,卻也因為無法列入權狀坪數,自然無法保證哪一天會被列管拆除,所以務必要查看房仲提供的房屋原始圖,並注意是否與現況的格局相同,該拆的就要拆,不該留的就不要留,以免最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