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力牆萬萬拆不得!居家裝潢耐搖抗震就靠它
剪力牆可說是房屋裡最重要的支柱,在裝潢過程中既不能隨意拆除,也不能更動位置,否則就可能造成屋樑傾塌等公安事故,該怎麼判斷房子裡哪些是不可動的剪力牆、哪些又是可拆可調的隔牆呢?不妨進一步了解。
01. 什麼是剪力牆?
剪力牆,又稱為耐震壁,一般則稱作「抗震牆」或「結構牆」,為鋼筋混凝土打造,使用於房屋抵抗地震的結構物。由於剪力牆的勁度很大,比起柱子大上許多倍,可以承受極大部分構造物的水平力,因此有了剪力牆無形中可減小柱子所需的尺寸。剪力牆最大的優點就是增加建築對水平剪力的承受度,避免因地震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建築橫向結構毀壞。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02. 剪力牆的重要任務
剪力牆常出現於地震多發的區域,是使用於高層建築的結構,利用建築外牆和內牆隔牆位置佈置鋼筋混凝土結構牆,屬於下端固定基礎,頂為自由的豎向放置的懸臂板。雖為房屋重要結構,但為了滿足使用需求,有些剪力牆往往開有門、窗等孔洞,甚至有些多層或高層房屋底層需要大開間作為門廳、商店等,底層則會使用柱來支撐,這樣的做法即稱為框支剪力牆。

03. 剪力牆的高度及長度
剪力牆的高度一般以房屋高度相同,從基礎到屋頂。而剪力牆的承受力,直向由剪力牆和框架共同承擔,水平則由框架承受20-30%,剪力牆承受70-80%的結構。而剪力牆的長度按每平方公尺50釐米為標準設計。
04. 如何判斷建築中的剪力牆?
通常大部分的台灣建物,會把剪力牆設計在外牆及電梯間,最容易辨認的方法就是看牆體的厚度斷定,當牆厚超過24公分時,就可能是剪力牆,而這種情況在台灣的混凝土建築物中非常常見。若遇到剪力牆,記得不要隨意拆除,除非經過樑柱、結構計算,此剪力牆並無承重作用的時候,才可申請以其他輔助剪力結構的方式修改或切割,但台灣目前已很少有這樣的建築結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