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の小抹茶】33坪日雜風住宅,日式木框窗開啟明亮生活
熱愛四處遊歷、拍遍各地美景的攝影師夫妻帶著孩子,選在依山傍水的台北汐止湖畔落腳,並委託一葉藍朵設計主理室內設計。而略顯陳舊、屋齡近20年的房子,該如何調整,才能打造出充滿陽光綠意、適合2大/1小/1狗的家園呢?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過多牆面與走道,是空間顯得較為狹小與昏暗的主因!」設計師透露,原本房子不大,卻有三房、兩廳、兩衛的格局,該擁有的採光被房間牆面遮住,少了對外窗的廚房、小孩房更顯得特別陰暗。
▲原本房子雖然通風不算差,但被過多的牆面遮住採光,部分空間較為陰暗。(圖片由一葉藍朵提供)
設計師這樣改造:
①把原先的中央走道挪移至窗邊,臨窗的次臥改為半開放的小書房,讓窗外採光得以引入室內深處
②大面光透的日式木窗取代不需要太多隱私隔屏的小書房牆面,讓視線、採光與空氣能一路從客廳延伸
③小孩房與閱讀區相鄰的牆面設置了觀景窗,不僅為昏暗的房間帶來採光,也增加與父母在書房時的有趣互動。
④拆除一組衛浴,房子裡原本附有兩組衛浴,但一家三口共同使用一套就已足夠,反倒需要更多收納,因此將主臥裡的浴室拆除,打造出櫃體包覆的衣帽區。
⑤浴廁拆除了原本的浴缸,改以乾濕分離淋浴間,讓使用度更高,另外主臥房、小孩房除了改變門的位置外,也以橫拉門取代推拉門,除了更省空間,也讓動線更為順暢。
客廳設計
沙發背牆區隔出客廳與書房空間,清透木框窗放大採光,讓空間明亮舒適。因應屋主家人生活習慣,這裡少了電視牆與茶几,更能把注意力放在彼此身上,拉近全家人距離。
▲沒有電視牆的設定,讓客廳顯得清爽。投上影像放點音樂,就是一家人最chill的週末時光。
餐廳設計
緊連著客廳的餐廳,設計師在側邊牆面置入洞洞板與收納,曲面L檯面自餐桌玄關延伸,成為全家人最好用的出餐台與置物平台,洞洞板兼具展示效果,剛好能擺放家人各式露營紀念品。
▲餐廳旁的洞洞板與書報牆是一家人的喜好主題區
▲像天空也像大海的靛藍色繪畫牆,是給喜愛塗鴉的女兒一個日常發揮的小天地。
書房設計
書房是一家人一起讀書、上網的小空間,設計師嵌入大面清透的日式木窗,讓視線、採光與空氣得以從窗邊一路延伸至主臥,書房底端的固定觀景窗,讓原先陰暗的小孩房有了自然光源,爸爸媽媽在書房也能看顧小孩。
▲沿著牆面打造寬廣桌檯,能讓全家人在此盡情閱讀、上網,側面置入全幅櫃體,方便收納各式瑣碎雜物。
主臥房設計
書房側邊移開橫拉門,抹茶綠的主臥空間映入眼簾。設計團隊儘可能簡化這區的裝潢,讓屋主得以在此安靜舒眠,寧靜自然的綠與栓木質感相得益彰,側邊則以層架、櫃體搭載出小型衣帽間,讓衣被雜物都能集中收納在這裡。
▲主臥映入眼簾的一抹綠,是這個家與窗外的對話。
▲床側以層架、櫃體搭載出小型衣帽間,讓衣被雜物都能集中收納在此。
「利用日式木窗作為書房隔間,採光通風一次兼顧,同時帶有業主日雜風格體驗。每當陽光灑落,徐徐的山風吹入、鳥鳴聲滑入耳畔,大自然模糊了室內外的界線。慵懶的窩在沙發上,看著抹茶色的山景,就是一家人最chill的日常光景。」設計師林佳嫺、張嘉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