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超越15坪的空間感,我們的小宅也有大機能
我們在幾年前簽訂預售屋後,腦中早就反覆編織著各種裝潢想像,想到與太太、女兒的夢想藍圖又更前進一步,實在是開心又幸福,如今總算入住,現在就讓我帶你們來參觀參觀。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一、買房換屋歷程
之前都是租房子,後來與太太都有了買房的共識之後,便開始上網找房,想買一間至少有兩間臥房、地段好,且在預算內的房子,後來很幸運的找到了這間位於河濱公園旁,採光好、交通方便的預售屋。
二、找設計師過程
雖然房子要等待客變,但還是需要先找尋設計公司,我們是透過朋友介紹,而認識了共生制作的設計師,經過幾次的洽談和互動後,覺得設計師既有想法,又有美感,更重要的是樂於溝通,便決定交給他們了。
三、我們家的裝修需求
我們希望客廳成為家中的核心空間,但不要沙發,而是設置一張大桌子讓全家能聚在這看電視、享用美食,且要有良好採光,讓生活空間處處都能充滿陽光,公領域也要採用開放式設計,讓空間可以串連在一起。
四、裝修前屋況&平面規劃
格局變動的部分有:
1.將原本的廚房改為衛浴空間,廚房則移至客廳區域,成為客餐廚開放空間。
2.拆除主臥浴室,將空間改成更衣室。
3.拆除次臥隔牆,以活動橫拉門取代。
4.加長玄關。
五、完工美圖
樺木板和水泥塗料是全室的主要用材,設計師說用未經修飾、染色處理的建材,可以讓家呈現出原始樣貌,並透過格局的調整配置,來放大坪效,以及材質、線條、光線的運用,來延伸視覺,創造出大於實際坪數的空間感受。
玄關
打開家門,長長的玄關映入眼簾,一個以水泥塗料手刷出溫度的靜謐隧道,這正是我們家的有趣特色。其實原本的玄關格局就蠻長的,但為了使空間感更延伸,設計師又再把它拉長一點,一旁則是以樺木板打造的置物大櫃,以及可以放鑰匙、零錢等小物的開放櫃,讓收納機能滿滿。
▲走進隧道,看見底部的白色櫃體及明亮光線,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用六角磚打造的落塵區,讓我們把在外面沾染的灰塵與壞心情,全留在這裡。
▲右邊放鞋子,左邊則能收納大型家電、長外套,裡面的活動式層板相當方便。
衛浴
玄關走到底左轉,就是分離式的衛浴空間,選擇將所有機能區分開來,使用時更靈活便利,天花則是保留原建商的RC橫樑,為的就是讓整個家呈現出最自然本質的樣貌。
▲淋浴間、衛生間及面盆各自獨立,讓我們可以同時使用,為小坪數空間大大提升實用性。
▲選用直列的湖水綠壁磚,使衛浴空間多了分復古貴氣。
客廳
因為我們家坪數較小,所以客廳的天花就不包覆起來,利用樓高增加開闊度、減少壓迫感,並以弧線設計,柔化生活場域,再搭配大面積採光,整體明亮又舒適。我們有訂製了一張兩米多的大桌子,想作為整個空間的核心,裝設投影設備後,就可以在這觀賞影集、用餐,同時省下電視牆的空間。
▲設計師挑選了一盞薄型吊燈,讓整個空間畫面感相當輕盈。
廚房
將廚房採用開放式設計,搭配一字型中島檯面,備餐料理都順手,還可以增加全家人的互動,採光也能盡情流通。
▲一字型中島也是用樺木板製作而成的。
主臥
床頭主牆的大面積水泥塗料,呈現純粹簡單的空間樣貌,更衣室裡頭有窗戶,為了讓自然光能透進臥房,設計師選用玻璃材質打造更衣室拉門,維持空間的通透感、視覺也更加開闊。
▲更衣室與化妝台整合一起,小空間大利用。
▲主臥的拱門設計,與玄關隧道相呼應。
次臥
與開放空間相鄰的次臥房,以大大的橫移門取代實牆,讓空間的使用上更多元多變,不讓牆面,限制了生活的區域。
▲因為女兒還小,目前跟我們睡在一起,長大後才會使用次臥房。
▲空心玻璃磚牆設計,可以引入自然採光,而門片上的圓形門洞,則可以減少厚重感,使視覺輕盈化。
▲次臥旁邊是衣物收納空間。
▲為了隱私,選用霧面玻璃橫移門。
六、裝修心得分享
這一次的裝修體驗非常棒,也讓我們有深深的體悟,就是其實對生活的想像,並不會因為實際空間大小,或是房子本身的條件,而有所受限,只要透過專業的設計和規劃後,一樣可以打造出機能與美感兼具的舒適好宅,現在朋友來訪時,我都會很自豪的導覽起整個家XD

16件
作品
99人
諮詢
收費標準:設計費 8,000 元/坪起整屋預算 接案260萬起老屋翻新 17萬/坪起新成屋 15萬/坪起
接案區域: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