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給40年老屋注入新生命!20坪清新北歐宅是專屬於我的Hygge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一、前言
Hygge代表溫暖、舒適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hygge是種生活方式~它可以是單純享受暖燭燈的香味、品嘗美食喝點小酒、或是與朋友相聚時刻、甚至是放空一整個午後,只要你認為那是你自己最放鬆的狀態,那恭喜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hygge。
截至這張圖片前~如果您仍感興趣可再繼續往下看~
二、装修前
1.決定設計師
在2020疫情肆虐全球的這一年,我決定讓今年更難忘!就是我要結婚+把住了30年的老房子徹徹底底地注入新的生命,於是在3月踏出第一步--決定風格。這過程很快,大概我打一個噴嚏,老婆就淡定卻不失堅定地說北歐風... 接著我們就下載各式居家設計裝潢的APP,找尋北歐風格的作品,再歷經初選--複賽--決賽三道關卡後,選出了3家有感覺的設計公司。
第一家不知道是被已讀不回還是忘記回anyway就這樣;
第二家有現場丈量,過程中也滿仔細人也很nice,但初稿的平面圖有種彷彿沒有賦予它新生命的感覺,格局大致上沒什麼改變;
直到第三家來丈量後到第一次看到平面圖我們就決定了,這個改變很喜歡!
2.討論過程
室內約30坪,原三房一衛,想改成下面幾點需求:
a. 2臥室+1書房希望能多一點空間給客廳,畢竟這才是會待最久的地方
b. 儲藏間
c. 更衣間
d. 2間廁所
最核心的需求大概就是這樣子,其他的就留在討論時聽聽設計師有沒有什麼idea
簽約完成後便如火如荼的展開討論,每次的討論都十分精實,過程我就不贅述了,老婆與設計師完全在一個很對的頻率上,所以以她角度來陳述有失公允。
就我不參雜個人情緒,並且以一般外行人角度來說,我覺得設計師必須要具備以下幾點:有耐心好溝通、能即時回覆訊息、要解決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問題;最重要一點是當我們陷入選擇障礙時,必須當下能為我們做出最好的決定;或是當AB選擇都很不OK時,能不失禮貌提出C的選項哈哈~
只能說設計師以上都具備了!而且凡事親力親為,帶我們挑選各式各樣家居所需,包括沙發、窗簾、IKEA...等各式軟件,而且非常好相處,如果你又剛好是露營愛好者肯定會聊個沒完~
三、施工歷程
老屋翻新之所以會比新成屋更期待,是因為Before&After所帶來的視覺衝擊
附上原屋樣貌
來到鄰居最崩潰的拆除,拆好后裝滿
一週拆光
重新砌磚
療癒的水電路線
看到就投降的電線
經過專業師傅整理過後
泥做完為期三天的防水測試
貼磚
井然有序的木工
油漆進場
再來是地板,選用的是SPC,不為別的因為防水。聽說超耐磨地上有水的話要盡快擦乾,我本人愛玩水外,又深怕不小心將開水或飲料打翻,這樣生活太緊張兮兮,選SPC我就不用太拘謹,就等自然乾吧哈哈
系統櫃這次有特別需求都不要五金門把。一來我覺得隱藏的比較美,二來我深怕腳被凸出來的把手尻到 (相信大家都有體驗過那種痛 真的是欲哭無淚)
更衣間也是沒有把手
鐵件安裝
廚房並未找廚具公司,而是交由設計師完成。因為並不常開火,所以簡單好用好收納即可。
當然這些照片多虧了案場設計師&助理認真的到場監工,每日都會回傳進度,前前後後加起來大概傳了近1500張,才有以上畫面可以分享。
四、Hygge time
最後歷經4個月的時間,有個hygge的心,現在加上有個hygge的家,慵懶充飽電後,準備再出發面對後疫情時代~
電視牆不想複雜,直接使用司曼特漆+純手工,完全撐起主視覺的角色。電視櫃則使用鐵件與木工+一點藍點綴。
窗簾使用木百葉+12塊的玻璃磚,無論早上或下午都能讓光線灑進室內 (可以不用開燈變成綠建築哈哈)
室內基本上以白色為主,既明亮又讓人身心靈放鬆,遠方的書房上方使用清玻璃營造穿透感+下方長虹玻璃帶點神祕感
開放式廚房中段使用美麗的藍色進口磚,與沙發牆做呼應
書房中的書櫃及天花板加上點橘色跳色,讓沉靜的房間帶點活潑
主臥多出了臥榻可以稍作休憩的地方(當然可能會變成是堆積物品的地方也是人之常情哈哈,但目前依舊保持原貌)。窗簾是選用蜂巢廉 要開上或開下都可以自由調整
最後是衛浴的部分,藍色的花磚搭配止滑灰色地壁磚+黑色的物件真的很搭。乾濕分離也是必須,頂頭還有4合1暖風機。淋浴內還做了壁龕,讓髮沐用品不再外露掛角落。
最後製作一張相同角度的前後對照圖&完工照與3D圖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衷心祝福讀者每一天都快樂!! (下方有留下設計公司資訊,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與他們聯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