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承載30餘年回憶的老宅重生!沉穩與朝氣並存,全新風貌再住幾十年都沒問題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一、前言
30年前居住過的房子,長大搬出去後,對這個小時候曾居住過空間充滿回憶,在未來的日子,將會在這和老婆和孩子們一起生活,再繼續住個20年、30年。
舊家閒置一大段時間了,很多東西已經不堪使用,需要花點時間力氣整理才能住。未來將準備帶著一家四口搬進小時候的家,內心滿滿期待,舊家空間很夠我們一家四口使用,但在格局上需要請設計師幫我們重新規劃。
二、裝修前
網站上看到許多老屋翻新的案例,雖然還無法想像自己家翻新後的樣貌,但對這個空間格外有情感,希望設計師多費心整理規劃。原本想上網一間間慢慢找尋、了解,結果一下就找到覺得ok的設計公司。 都很剛好符合我們想法,和設計師的溝通也順利愉快,是緣分吧~於是,開始我們的裝修之路~
1.需求
我們希望有:
1)家中成員:2大2小(雙胞胎)
2)廚房改成開放式及增加中島
3)公共空間和廊道狹長、昏暗
4)主臥過小,不敷使用,增加更衣室、浴缸
5)與鄰居對門,無隱私
2.平面圖
在格局上調整:一是有加大主臥的衛浴空間;二是犧牲一個房間和廚房部分牆面作為公領域空間→規劃出多功能空間、琴房、洗衣房和客房。
三、裝潢前、後對比
不合時宜的裝潢與歲月感,以及屋況老舊的問題。先來個裝修前後大比對,沒比較,沒傷害😅😅。
與鄰居對門較無隱私,設計團隊增加隔屏與穿鞋椅,創造落塵區。
客廳整理後,寬敞明亮,有光線自然引入,是全家人舒適休憩的公共空間。
大量開放式的收納櫃,運用色彩的妝點空間,有空間感,也有了收納量。
原本昏暗的長廊,空間氛圍不同了。
拆除臥房和廚房隔間,調整廚房位置,將獨立廚房外移成開放式。
開放式廚房加上玻璃拉門,減少油煙四散。
餐廳氣氛現在變得很好!! 每天和家人一起享受用餐時光。
主臥將床位挪移,微調了臥室的配置,為更衣間預留空間。
主浴外的更衣間在動線使用上更便利。
放大延伸出主浴範圍,增加主浴空間,多了乾濕分離與浴缸設備。
女兒房的風格活潑明亮,適合她們2個可愛的個性。
給兩個小孩使用的衛浴空間,洗手台選開放式雙槽設計,一人一個,剛剛好。
犧牲一間臥室,換到多功能空間,這個選擇非常值得。
四、完工美照
大門處一眼即望穿整個公領域,設計團隊隔出玄關獨立空間,創造落塵區,也解決與鄰居對門上的困擾。
圓曲弧線的玄關設計,加上清水模靜謐溫潤的質感,創造空間獨特氣息。地磚的隨機幾何拼法,堆疊出空間趣味性。
懸浮式鞋櫃,製造空間的輕盈感,常穿的便鞋,放在鞋櫃下,穿脫鞋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電視牆面運用石紋牆面呈現客廳空間質感。
客廳後方的開放式收納櫃,拉長空間的視覺效果。樑的位置,剛好做為區域空間的隱形分界線,長廊空間也明亮許多。
夢想中的深色系廚房空間,質感瞬間升級,清潔和耐髒程度都好很多。完美的廚房,中島絕對是不能少的,加上湛藍色的幾何線條,成為家中的設計亮點。
一直很糾結獨立廚房和開放式廚房,現在幾乎餐餐做飯,擔心過多的油煙,影響屋內空間。又很嚮往歐美開放式廚房一家人一起用餐的幸福畫面。加上玻璃拉門阻擋油煙,做飯時也可透過玻璃拉門看到孩子們,孩子在家的安全性也提升不少。
琴房與廚房間共用玻璃拉門,大面積拉門,創造強烈的空間效果。挑選與廚具相近色的餐桌,將餐廚空間相互延伸。
原本的廚房另外隔出乾區陽台放置洗衣機(水槽),規劃出洗衣房。舊書房的空間可作儲物間,即使作為客房使用也有充裕空間。
餐廳旁的展示架,未來收藏一家人幸福的足跡。
增加衣櫃收納和更衣間。
2間小孩房以臥鋪規劃,給孩子們活動彈性大一點。目前先共同使用一間臥房,另一間當做遊戲室,他們大一點後,也可以有各自的房間。
孩子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學習的階段,房間漆上不同色彩的黑板漆,他們可以在上面塗鴉畫畫,在整理清潔上,也輕鬆不少。
學習的書桌空間也幫他們準備好了。
加大主浴空間,有乾溼分離和浴缸。
客浴選用可彩繪磁磚,讓孩子多一面可畫畫的空間。開放式雙槽洗手台,因她們而存在,她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一人一個,上學時,也不用排隊使用衛浴空間。
另外被移除的臥室部分空間,隔成琴房使用。
多功能空間區另加上鏡子和單槓桿,運動時,也可以自我檢視,是全家人的活動彈性空間。
五、入住心得
重新回到自己長大的地方生活,感覺真好。這裡有許多小時候的回憶,在拆除的時候,心中有很多的不捨,也知道這是必經的過程,必須要破壞,才能重生!
30年的房子,重新擁有全新風貌,很喜歡現在新家的空間,房子裝修前後的形成極度強烈對比,沒想到,我們家翻新的效果,也令人驚艷,很期待未來的每一天。自己的孩子也即將在這地方長大,這次裝修,對我們而言,非常特別,也很有意義。
謝謝設計團隊幫我們打造了符合我們需求的家,因為多次的需求溝通,所以深深體會到是房子在適應我們,不是我們在適應房子的感覺。所有的配置、燈、插座、櫃子、拉門....都是照著我門的需求打造的,用起來特別順手,搬家的適應期和陣痛期好像也過得特別快,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