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你識破合約陷阱!第一次簽約買房就上手的4關鍵
終於買到心目中理想的家,接下來準備進入簽約階段了!但是……密密麻麻的合約內容看起來真複雜,到底有哪些應該特別留意的事項呢?這邊列出新手最容易忽略的4點提供參考,讓大家買房簽約不踩雷。
當天調出最新謄本,確認產權沒問題
除了先檢視權狀上所有權人和委託書上的賣方是同一人之外,確定房屋產權也是首要關鍵,即使事先已將建物土地的謄本狀況調查清楚了,簽約當天仍必須向地政事務所調出建物及土地謄本,確認當下的建物坪數、土地使用性質及房屋狀況,例如產權是否經過變動、有無設定抵押或租賃關係等等。假使原本有設定抵押權,應請賣方辦妥塗銷登記。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使用「履約保證」,交易更安全
所謂「履約保證」,為的是確保雙方都能履約,也就是在交易過程中,委託公正的第三方機構保管買方陸續支付的房屋款項,在契約條件達成、房屋過戶點交後再撥付屋款給賣方。如此一來可避免買方付出金錢後,卻拿不到房子的情形,讓房屋交易更安全。由於這就像買保險一樣,所以必須額外再花一筆錢,通常是房屋成交總價的萬分之六,且會由買賣雙方平分。
購買新成屋,簽約前有5日審閱期
如果是向建商購買新成屋,有些為了快速達成交易,會在契約中寫上「買方已充分審閱內容,自願放棄審閱期權利」,或是告知需收取訂金或押金才能借閱契約等等,這些都是合約陷阱!因為根據內政部訂頒的「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消費者在簽訂契約之前都會有至少五天的審閱期,且不須負擔任何費用即可借閱,等到看好看滿再決定是否簽約。
連帶購買車位須注意,規格、尺寸務求清楚載明
購買預售屋或新成屋時,除了房子本身之外,若是有一併購買停車位的情況,合約中也應詳細記載各種關於車位的資訊。像是車位的位置與編號、面積與長尺寸、形式(平面或機械)、種類(法定停車位/增設停車位/獎勵停車位)及公設比等等,以免將來發生規格不符、緊靠牆壁或柱子導致難以上下車等窘境。假如購買的是新成屋或中古屋,亦可要求實際試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