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式空間設計5要點,注意了讓動線更順暢!
房子越住越小,需求卻不能減少,想要住得寬心、舒適,開放式設計成了好解方。不過想要開闊格局,又能保有順暢動線可是有秘訣,以下5大重點千萬要筆記下來!
轉角作導圓設計,修飾動線、柔化視覺
開放設計雖然讓空間感變大,但以往可用牆面來修飾格局的優點也沒了,而且尖銳牆角對老人、小孩也是一種潛在危險。想解決此問題,可以將牆面轉彎的直角,以導圓或作圓弧形修飾,既能解決尖銳角的不舒適感,原本空間剛硬線條也變得柔和,同時動線與視覺,也會有寬敞化的效果。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局部牆取代全開放,通透又可享受雙動線
開放式設計不一定就要撤掉所有的隔間牆,有時候虛實相間的配置,更貼近實際生活需求,特別是客廳,會需要配置電視牆,但如果小坪數空間,擔心全牆式設計,使格局被分割而顯得狹窄而封閉,不妨採用局部牆面設計,左右兩邊可以規劃出雙動線,賦予格局層次和獨立感,同時具有開放式設計的通透效果。
搭配活動式輕隔間,讓格局隨心情開關自如
開放式設計主要是想放大居住空間,但偶爾還是會有想獨處的時刻,兩全其美的方法就是選擇活動式輕隔間。像是利用拉門或摺疊門,來取代實牆,可讓書房、客房、臥房等空間,做更靈活的規劃與應用,還可依需求選用清玻璃、長虹玻璃等不同穿透程度的材質來設計。
縮短或消除動線,讓空間利用更有效率
想讓空間變大,除了將隔間減量,並做開放式設計外,如果還能配合縮短動線,甚至讓動線消弭於無形,就能讓每個空間都被妥善利用,絕對有利於放大與順暢格局的效果。尤其狹長屋型如有隔間,勢必要在房間外另設走道作動線,但若是開放格局,就可利用客廳沙發前區兼作走道,省下一些空間。
矮牆設計、玻璃門片,有助於化解陰暗
不少中古屋因過度隔間,使室內採光、通風都受阻,不僅住起來不健康也耗電,採用開放式設計後,便可將多餘牆面拆除,讓戶外光線能順利進入室內,但如果希望能保留格局的層次感,則可用矮牆設計或選用玻璃材質,也可以打造成櫃體來增加收納功能,賦予牆面更多的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