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住在美術館裡!找到適切生活方式,每個角落都是風景
屋主想要:
1.喜愛清水模等質樸元素
2.足夠的收納空間
3.小孩擁有自己的臥房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設計源起
五口家庭原本住在單層住宅,屋主夫妻考慮到三個小孩年紀漸長,需要有各自獨立的空間,因此搬到這棟96坪六層樓的透天住宅。毛胚屋內不加修飾的原始材質,有拆模痕、構築過程留下的標記,當日光映照在牆上凹凸折射的紋理,透露寧靜致遠的氛圍,十穎設計李佳穎設計師保留原有屋況特質,將自然光與綠意投入其中,並整合使用者的生活需求,打造出最適切居者的住居空間。六層樓透天住宅經過分層規劃,B1作為停車場與健身房使用,1、2樓公共空間則為客廳、起居室與餐廚區,3樓以上則為主臥及小孩臥房。十穎設計將長型基地受限的採光反轉為空間特色,運用設計與材質的變化令光影於室內呈現層次對比,豐富視覺感官印象。
地下室車庫與健身房
為了讓屋主一家不出門也能充分活動,B1除了車庫之外亦設計了健身空間,讓居家辦公、上課的屋主一家人能有活動之處,尤其家中的小朋友運動量大,也常會邀請好友、同學到家中一同聚會,讓疫情之中也能保有正常社交。
一、二樓公共空間
一樓公領域保留大片毛胚水泥牆面,呈現樸實的空間氛圍,並採用水平與垂直兩個向度,使視覺感受更為開闊。平面式空間從客廳延展至起居區,視線可一路望向屋外,起居區天花、牆面以木作包覆框住戶外綠意;另一個向度則是向上發展,並於二樓增加弧形空橋,屏除透天樓層之間過於獨立的問題,串連上下的生活互動。
三樓主臥房
主臥空間延續公區設計主軸,於床頭處保留原始牆面,而牆體轉折處則以圓弧造型展現流暢視覺,亦讓身體享受木質的溫潤舒適。主臥的衣帽間內利用玻璃磚作為隔間,吸引外部光線解決房屋中段採光不足的問題,同時保有隱私。此外,衛浴洗手檯面也從一般的60公分增加深度至75公分,並利用高低差界定收納範圍,透過設計暗示創造人性收納。
四、五樓小孩房
在與屋主一家人溝通的過程中,設計師掌握他們喜好包覆空間帶來的安全及隱私感,因此除了於一樓起居室圍塑框架外,於三個小孩房內也創造房中房的臥榻睡床區,在提供圍閉感之餘也引入最大採光,並提供掀床、抽屜、開放式櫃體等充份的收納。
設計亮點:空橋陳列&設計燈具
以美術館為意象的空間概念中,空橋上的屋主收藏陳列開口不全然朝外,在移動身體時能觀看到展示品的不同面向,形成有趣且動態的觀看方式,而頂樓與餐廳上方的吊燈皆是與台中的陶藝家合作設計,表面紋理及裂縫令光線從中微微透出,與建築毛胚相互呼應。從進門開始,每個視線、角落都是一幅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