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就虧大了!裝修前期的溝通重點
溝通生活習慣讓設計貼合所需
在和設計師溝通之前,可以先掌握家中需放置的所有物,並依照玄關、客廳、餐廳、臥房等空間分類製表,有助於設計師在規劃時更為精準,此外讓設計師了解自己的生活形態,例如:想要在下班能有放鬆的空間、在家工作的SOHO族等,或者讓設計師走一趟自己現在的居所深入確認,都能讓設計更貼近自己所需。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以圖片展示需求與風格
每個人都對家有自己的想像,那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表現出來的。這時找圖片是最容易的方法,從網路找到喜歡的居家圖片與設計師溝通,並說明自己喜歡的是圖片內的顏色、線條或是建材等,讓設計師能很快的釐清你的喜好與風格,作業也能更順暢。
說明自己預算底線
許多人在面對設計師時總是很猶豫要不要告知對方預算底線,擔心設計師亂開價,而成為冤大頭。但如果是好的室內設計師是能在屋主所能付的合理預算內,找出各種方法來滿足屋主需求的。說明自己的預算底線不但可以節省溝通時間,還能讓設計師做好預算控制,將錢花在刀口上。反倒要注意的是一開始就要確認設計師的人品好壞。
設計合約及工程合約分開簽署避免糾紛
室內裝修合約基本上可以區分為「設計合約」及「工程合約」。在裝修前期我們建議是先簽設計合約,在履約的過程中,屋主可以檢視確認設計師是否適合自己,確認無誤後,在工程進行前才簽工程合約,避免設計圖只有兩三張、還在修改,工程卻已經開工甚至得支付頭期等狀況發生。
丈量前先確認設計費與修改費
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在丈量之後收到報價單,出現了當初沒有提過的費用,而產生糾紛,不僅讓合作不愉快,甚至可能無法繼續。因此在請設計師丈量之前就應該先問清楚設計費用、能修改的次數、超過之後需支付多少費用等等,才能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