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沒大改、40年復古地磚全保留!15坪變身復古風咖啡宅
屋主需求:
1.將其中一間較小的房間做為儲藏室。
2.營造輕鬆愜意的居家感。
「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來自奧地利詩人Peter Altenberg的這句名言,正是屋主夫妻倆的生活寫照。好和設計總監何佳翰表示,十年前離鄉北漂工作的屋主,承接了早期長輩置產留下的房子,幾年前與另一半組成家庭後亦繼續居住於此。
然而,屋齡將近50年的公寓,漏水、壁癌、木地板腐朽塌陷等狀況不斷;加上原本缺乏整體規劃與收納設計,導致物品到處擺放、越堆越亂,遂下定決心進行翻修。
有鑑於男女主人最大的興趣就是泡在咖啡館裡,亦希望此次改造能改變居住氛圍。設計師在仔細審視屋況後,擷取老屋中保存完好的舊有元素,融入現代材質與當代設計手法,讓原本視覺凌亂、不敷使用的老房,脫胎換骨為有如咖啡廳般的簡約復古感住宅。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格局配置
房屋約15坪左右,原始即配置為3房格局,導致各區域空間都不大。因應屋主期待,隔間皆未做變動;除保留主臥與一間客房外,坪數最小的一房則規劃為擺放行李箱、電風扇等大型物品的儲藏室,讓公共空間維持乾淨整潔。同時在各區域設置相對應的櫃體,滿足日常收納所需。
考量原有地板磁磚與舊式通風氣窗狀況良好,皆加以保留,並依此基礎選定適切的配色方案、統整風格,巧妙融合新舊且增添活潑輕鬆的氣息。
平面圖
客廳設計
從前陽台大門踏入,直至通往廚房的廊道,皆延續原屋綠白相間的地板鋪面,並以淺灰色系塗佈空間立面、注入溫潤木質,寧靜舒緩又不失朝氣活力。將本來的沙發與電視座向對調,沿牆規劃出L型的電視櫃與臥榻,既可擴充座位亦能提升收納量。
▲改造前
餐廳/工作區設計
屋主平日用餐多以外食型態為主,因此過去並無特別騰出餐廳區域,入門後的左側主要為兩人工作的空間。藉由此次裝修,增設一整面兼具展示與儲物的櫃體,並將電箱隱藏其中,搭配天花板柔和的間接照明,成為公領域最亮眼的一道優雅牆景。過去四散的眾多書籍、文件與用品,如今皆有其適合擺放的位置,桌面便能保持清爽,無論是使用電腦、閱讀、喝咖啡或飲食,都有彷彿置身咖啡館的美好感受。
▲改造前
廚房設計
因原有地板與壁面磁磚皆已不堪使用,地坪改以清水模磚鋪陳,與衛浴相鄰的牆面選用有如琉璃瓦亮釉質感的藍綠色鐵道磚點綴,帶出復古風格。將舊有採用磁磚鋪面的傳統灶台轉向,更替為現代化廚具設備,並擴增灰調烤漆玻璃料理平台,賦予完備機能,亦大幅提升空間坪效。
▲改造前
主臥設計
因房屋格局早期曾做過變動,導致一支柱子突兀地立於主臥房內,動線零碎,空間也無法有效運用。設計師於是將床位轉至窗台下,打造一面木質半牆床頭板,配搭可上下移動的風琴簾便於調節室內採光。同時順著房子原有的樑柱結構將收納做到頂,用極富線條感的三明治簾取代門片,規劃更具彈性的步入式衣櫥,亦消弭了畸零視覺。整體設計以青年旅店概念展開,運用大量樺木板營造溫馨臥眠氛圍,搭佐莫蘭迪綠色系增添靜謐清新風采。
▲改造前
衛浴設計
由於浴室空間不大,簡單加裝擋水條達到乾濕分離的機能配置。沿用全室白、灰、綠的色彩基調,挑選極富懷舊韻味的磨石子地坪與手工蜂巢磚,搭配細緻的金色收邊條,為洗浴時光綴點些許低調奢華感受。佈滿十字星花紋的老式通風窗饒富韻味,且此款玻璃款式早已絕版,於保留後為窗框重新噴漆,以淨白新貌繼續述說空間最初的故事。
▲改造前
裝修後記
經過設計師巧手整合後的寓所,不但揮別了紊亂與狹隘狀態,也讓老物件煥發新魅力,無違和地與現代居家並存。如今,家就是咖啡館,哪裡還需要四處尋訪呢?

25件
作品
39人
諮詢
收費標準:設計費 3,500 元/坪起整屋預算 接案150萬起新成屋 9萬/坪起老屋翻新 15萬/坪起
接案區域:北部可接案
該公司設計作品查看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