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只多一道屏風,竟巧解穿堂煞、餐廚收納更放大!日式侘寂極簡宅開箱
1.買房緣起
我們想要買房最主要原因,就是家裡兩個孩子要上小學了,家裡需要小換大,過去雖然住的也是自己買的房子,但當初只找師傅把廚房裝修翻新,其它全是買IKEA家具擺一擺,格局、動線和陳設都不算滿意,因此約1年多前我們就開始醞釀換屋,想趁這個機會一次把全家人的居住環境全面升級!
2.找設計師的經過
不像其它屋主,我和先生都很懶得爬文研究,當初只找了兩間設計公司來丈量提案,瑋作設計一開始就讓我們滿有好感的,公司有經營自己的官網、臉書、IG,總監劉瑋婷十分專業(對,設計總監一開始就有參與);另一間也很有規模,裡面有很多位設計師,我們跟其中一位設計師洽談,但始終不知哪個是他真正做過的作品,雖然他提出的規劃也很不錯,但最終我們還是選了我們覺得較信賴的瑋作。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3.瞧瞧裝潢前的家
我們買的是35坪3房格局、屋齡5年的中古屋,因為也只有5年,所以裡面裝潢還滿新的,而我們住家外面直接就是學校,享有永久棟距,採光和窗景都是我們買下它的原因。



4.裝潢需求
我們最大的需求,就是想要把餐廳放大!前屋主的餐桌是在大門與廚房門旁的一個小空間,對我們一家四口來說實在不夠用也不好用,是我們最主要想要改善的空間,另外先生身高有188公分,他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廚具、平台、桌檯能墊高,鞋子超多的他也需要有高收納量的鞋櫃;另外就是電視牆不能作太小,因為他想擺放大尺寸電視。
另外,我們一直都很喜歡日式偏北歐、帶有一點侘寂簡約的風格,但不是常見的那種無印風,這部分我們特別請設計師幫我們規劃,務必要打造出我們夢想中的家啊!
5.設計師的改造
比對平面圖前後就知道,我們調整幅度最大的,就是廚房與客廳中間的房間了,設計師將牆面退縮,把房間改成小書房,擴大出我們需要的餐廳規模;另外考量到先生需要的鞋櫃,也想避開穿堂煞風水,設計師在玄關左右兩邊都作了格柵屏風,進門處也納入更多櫃體,風格上更是有幫我們嚴格把關,完成後的家真的是美翻了!超喜歡的!
▼▼瞧裝潢前後的差異:







6.完工美圖
裝潢前除了喜歡的,還特別溝通了我們不喜歡的元素,像是花磚、六角磚、弧形等,我們希望空間能乾淨簡單,繽紛的色彩都希望避免,現在就帶大家看看每個細部空間!
玄關
因為我們有風水考量,希望進門不要直接對到落地窗和餐廚,因此設計師用了左右兩道木格柵打造出輕隔間的感覺,一邊是櫃體、一邊是穿鞋椅,也完全滿足我們在玄關出入時的需要。


客廳
為了呈現侘寂的那種質樸感,設計團隊選擇使用「鋼刷木皮」,摸起來有凹凸面仿實木皮的真實感;電視牆外框與木皮交接面使用淺色、小顆的抿石子,開燈後線燈會打光在抿石子上,讓整道電視牆更有層次感。電視後方使用義大利塗料,帶一點石紋,但不會搶走整室的視覺焦點。

餐廳
內縮了書房空間後,我們家餐廳總算沒有原先那麼擁擠,也不會離大門太近,之前很糾結餐桌該選圓形還是方形,最後選擇不靠牆的圓桌,也讓走道動線更暢通。
書房
一開始就不想要玻璃隔間,擔心會太像月子中心(笑),但整面實牆總覺得壓迫感很重,後來覺得:「不然開個窗好了」,因此請設計師設計這樣的木窗隔間。我和先生偶爾會需要在家工作,所以書房主要拿來辦公用,但現在都是小朋友拿來寫功課使用啦~


主臥
房間也是延續整個風格,打造全平面的木質櫃體收納,無把手的櫃門讓整體特別簡約,也有我們想要的寧靜感。
7.裝潢後記
我清楚記得我們是12/1開始裝修的,中間還隔了一個農曆年(和跨年),一直到四月底才完工,目前住進來約莫三個月,很幸運能遇到劉瑋婷總監和設計團隊,雖然我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過討論到了中期還是會出現選擇障礙,我自己又是天秤座的,後面都靠設計師幫我釐清。印象最深的就是設計師給我的選擇通常只有兩種,不是A就是B,大大減輕我天人交戰的痛苦,也從A跟B的抉擇中幫我選擇找出適合我們的建材、元素和色調,不論是木格柵、籐編、小顆抿石子、石紋、義大利塗料等,很精準的拿捏出我們喜歡的元素,也真的把我們想要的風格打造出來!

8.實住3個月心得
最大的心得就是覺得我們家整個空間都升級了!
以前東一個西一個的櫃子和家具,一進門就覺得好阿雜、壓力山大,現在家裡空間感變好,帶小孩也更有耐心了(笑),我自己最喜歡坐在客廳沙發欣賞我們家的細節,現在家裡就是我們最舒心的地方,一進家門心情就變好!以上就是我們的開箱分享,謝謝大家的收看。最後再來幾張大景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