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踢腳板「這樣改造」擺脫老氣感!關鍵一次看
居家牆面和地面連接處常因腳踢或是家具碰撞而造成磨損污漬,因此我們會在此裝上8-12公分的收邊條保護牆面,稱為踢腳板或是地腳線,但是以往的踢腳板常是深咖啡色與淺色牆面搭配顯得突兀與老氣,究竟該如何設計呢?百小編帶你關鍵一次看!
蟑螂色踢腳板➔白色,百搭有層次
蟑螂色的踢腳板很容易顯得老氣又沒有設計感,其實只要改成白色問題就解決了!因為白色是最常見也最百搭的顏色,不管牆面的顏色是深淺、冷暖色調,搭上白色踢腳板都能為視覺跳出層次,賦予清新感受,例如這幾年當紅的莫蘭迪牆面搭上白色或是米白色的踢腳板,瞬間框出優雅個性。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將踢腳板與牆面漆成同色,營造簡約俐落視覺
原本的踢腳板老氣又明顯和期望的簡約、簡單感很不搭,但又希望保留踢腳板防髒抗污的效果,這時候可以將踢腳板漆上與牆面相同色系的塗料,模糊交界處營造簡約俐落的視覺,同時保有原本地腳線的功能,而之後髒污或是破損還能自己修補,一點也不費力。
木踢腳板X同色木地板,視覺超放大
如果家裡是木地板然後搭上深咖啡色的踢腳板,牆面又是另一種顏色,空間視覺被切成好幾塊顯得不協調,而且家裡看起來更小了!這時候不妨將踢腳板改成和地板同色的木踢腳板,反而能讓地板有放大的效果,而且空間的切割感也消失殆盡。
踢腳線向上拉高,展現和諧設計比例
一般踢腳板除了顏色、材質讓人覺得老氣外,8-10公分的高度也常讓人覺得不上不下破壞整體比例,這時可以試著將踢腳線往上拉高,甚至到腰線的位置,跳脫以往踢腳板給人的僵化、不協調感。例如里約設計這兩個案子即是將踢腳線提高到牆面1/3處,讓設計比例更為和諧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