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關、廚房的走道設計,讓空間更好用的關鍵是它!
走道除了能串聯空間,透過巧妙的設計,走道不僅可以提升居家美感,還能實現實用性和功能性。玄關、廚房走道不只是行走的通道,還能有很多的附屬機能,這篇就來看看怎麼設計讓玄關、廚房走道更好用。
玄關走道設計關鍵
關鍵1. 依照使用動線規劃充足的收納空間
每天進出門的玄關,平均只有一到兩坪的小空間,基本上都會需要收納鞋子、雨傘、衣帽、鑰匙及信件等,加上如果家裡有小孩的嬰兒推車或是出遠門的行李箱,都要有適當的空間收整放置,因此想要順暢通行一定要在走道妥善規劃收納,建議依照進出門的習慣來配置。舉例來說,傘架要擺放在進門處,淋濕的雨具才不會弄濕玄關,鞋櫃附近要有抽屜或是平台能擺放小物品,接著是衣帽櫃,最後在玄關走道尾端設計大型收納放置嬰兒推車或行李箱,取用時更為順手。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關鍵2. 溫暖的照明迎接回家的人
作為迎接晚上回家的第一個空間,玄關照明應該明亮而溫暖,功能上來說,玄關走道穿有充足光線時,穿鞋、掛外套等動作會更為清楚;風水學來說,玄關為「明堂」光線明亮可以提升居家運勢;而玄關燈開關應該配置在大門入口附近較好控制,或者選用感應燈也相當方便。
關鍵3. 明確劃分玄關空間分別內外區域
一般來說玄關走道都不會太長,但仍建議作出明確的隔斷來緩衝內外空間。區別內外的方法有很多種,像是使用異材質轉換空間或者利用地坪高低落差,也可以採用屏風設計,這些都能讓玄關走道獨立成一個區域,同時可以設計一面大鏡子來增加走道空間感,也作為穿衣鏡使用。
廚房走道設計關鍵
關鍵1. 留出足夠的走道寬度和工作空間
對下廚的人來說,廚房走道攸關烹飪的便利性,廚房走道的寬度建議維持在90 ~ 130公分寬,這樣下廚時需要轉身拿取鍋碗瓢盆或操作設備才不會覺得卡卡。另外,由於走道空間有限,要確保廚房走道周邊有足夠的收納櫥櫃和操作檯面,方便處理食材、收整用具等,讓烹飪時能直覺式的拿取材料器具,更為方便就手。
關鍵2. 以合理的下廚流程來配置設備
依照一般下廚的工作流程,從備料到烹煮必須經過──冰箱>水槽>料理檯面>瓦斯爐檯這些地方,因此設備應該要順著下廚動線配置在走道上,形成合理的工作程序才能減少行走距離,提高下廚的工作效率。
關鍵3. 選擇易於清潔抗污的防滑地板
由於下廚料理時使用的醬料或者處理食物等,都使得廚房走道地面比較容易累積髒污、油漬,因此最好選擇耐髒、防水、抗潮的地板材質,像是磁磚、超耐磨地板或者SPC石塑地板等都是容易清理的地板材。要留意的是,地板材質除了要防髒好清理外,還要選擇防滑表面,避免水或者醬料潑濺到地板發生滑倒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