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開放式,用「玻璃屏風」竟滿足採光+大收納!開箱23坪微日式清新木白宅
一、購屋背景
原本住在台中,因為一些原因搬回桃園娘家,就把台中房子賣掉,改在桃園買房,那時候主要訴求是一定要在娘家附近,彼此比較好互相照應,因為習慣開車,只要離娘家開車不會太久都OK,那時剛好看到離娘家約10分鐘路程的預售屋,公設比不會太高,格局看起來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價錢合理,考慮所有條件都符合的狀況之下就買下來了。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找設計師動機&過程
舊家沒裝潢,只是簡單擺擺家具,這次決定要找設計師的原因,主要是想要一個舒服的家的想法很久了,以前買台中房時沒有多的預算裝潢,沒辦法實現這個心願,這次終於有了預算才決定裝潢,然後設計師其實是我的親戚,想說交給自家人做比較安心,溝通也方便~
三、原屋況
預售時已經請設計師來規劃了,建商是附3+1房格局,但我們家是2大2小,用不太到那個+1房,所以希望那個空間做成餐廳,於是把隔間退掉,而且常下廚,建商附的廚具對我來說不是很夠用,只好犧牲一點客廳的空間,將廚房隔間稍微退20公分左右,多做一個收納和備餐檯兼具的設計。
四、平面圖&我們的需求
Before
After
除了上面有提到的格局變動之外,還有以下需求:
1.新增獨立玄關。
2.玄關和餐廳之間做造型櫃體。
2.更衣室加一道門。
3.不要吊燈。
4.明亮、溫馨的日式風格。
5.收納足夠就好,不用太多。
五、施工過程
設計師都是用低甲醛的建材,尤其容易有高甲醛含量的木作也只用在天花板,收納幾乎都是系統櫃,尤其我們家有小朋友,為了他們的健康著想,我覺得很重要~
電視牆保持簡簡單單,插座都藏在櫃子裡~
以前舊家的木頭元素都是走深色,但想一想還是比較喜歡淺色,所以這次只要有用到木頭元素的地方都是淺色木的。
六、完工分享
玄關
自己比較在意風水問題,不希望一進門整個家被一眼看透透,於是做了一個蠻寬闊的落塵區搭配小冰柱玻璃屏風,屏風之所以用了小冰柱玻璃,是希望玄關可以明亮一些,這邊也設置了穿鞋椅,長輩來時尤其需要!
除了鞋櫃功能之外,這邊還能收納安全帽、外出用品,電箱也巧妙地藏在理頭,重點是裡面還設計了伸縮汙衣架,拉出來就能掛放好幾件外出衣服,非常方便。
仿藝術漆的灰色牆面+仿磨石子磁磚+木頭設計讓整個玄關看起來很有自然感,也有帶出我喜歡的日式風。
灰色那一塊的轉角也有巧思,因為如果鞋櫃做到那邊,使用起來會有點卡,設計師利用它的背面結合收納設計,變成客廳展示櫃。
玄關和餐廳之間規劃了給小朋友的閱讀區,利用大樑下做了雙面櫃,除了可以降低大樑壓迫感,也能滿足書櫃和餐廳收納櫃的需求,覺得很棒~
餐廳
這個雙面櫃一開始設計師是規劃比較偏無印感的工整格子櫃,但是我希望可以活潑一些,所以才有了這樣以不同尺寸去組合的方式,另外,在這個雙面櫃旁邊的櫃子頂天櫃則可以收餐廳的乾貨、零食之類,門片一關上,雜亂感通通不見!這櫃子的背面看起來是一面灰牆,設計師有在這邊設計掛勾,可以掛小朋友的畫作。
做雙面櫃還有一個原因是,雖然餐廳有窗但是這邊採光比較差一些,所以雙面櫃用這樣鏤空的形式看起來也比較有穿透感,也能將光線引進來。
另一側的餐邊電器櫃完全是實用性導向,這邊以白色及木頭材質去完成,抽屜還有半圓弧的造型,櫃體邊緣也有導弧角,除了比較不會碰撞到,整體也很有日式小巧思的感覺。
客廳
客廳用了特殊塗料,當初是看到設計公司自己的內部裝潢也有這樣的一面牆,我就說我也想要!別看灰色好像冷冷的,其實燈光打下去也頗溫馨,而且紋理很細緻~
臥室
臥室也是用了和公領域差不多的元素創造一致感。主臥室裡有一間衛浴,當初希望能再做一道門擋起來,為了維持通透感,設計師用了鐵件+小冰柱玻璃拉門來完成,這道門後也是更衣室,因為和先生衣物都不多,所以這邊的收納夠用就ok了。
七、裝潢後記
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功能及風格、要收納的東西的量,不然在跟設計師溝通時會耗費蠻多時間的,尤其我覺得風格百百種,又是很主觀的東西,這個在裝潢前一定要想好、準備參考資料,不然溝通上會很辛苦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也是最現實的問題──預算!因為裝潢建材百百種,如果什麼都要挑最頂級最喜歡的,預算絕對會爆得很可怕,所以為了要維持在自己可接受的預算範圍之內,一定要好好檢視每個建材的報價,雖然是麻煩了點,可是如果未來追加預算我覺得更麻煩呀XD以上小小心得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