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不好住就在那一兩公分!舒適動線尺寸一定要知
01. 以60公分為基準
在居家設計中,住得舒適、方便使用絕對是第一要件,而要滿足這個需求,室內動線的尺寸設定就不容忽視,如果動線太大浪費空間,太小又會影響舒適性,找到黃金比例的動線尺寸,才能打造好好住的空間。一般人的肩膀寬度大約在45~52公分之間,因此在走道、動線規劃上保有一個人可行走的60公分為最小基準,較舒適的寬度為90公分,兩個人可擦身而過的距離,約110~120公分。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02. 小坪數客廳去除茶几更寬敞
客廳的動線主要在於電視與茶几或是與沙發的通道,以深度105公分的沙發來計算,加上各75公分的走道與茶几,及茶几到沙發30公分的距離,空間深度至少要有285公分才不會顯得行進困難,但如果小坪數則可以考慮去除茶几使用邊几,寬敞度自然提升。
03. 餐桌與牆面保留70~80公分好行動
現在因為地窄人稠,小宅躍居空間主流,為了讓空間更顯寬敞舒適,開放式設計將客餐廳整合十分常見,但此時餐桌的擺設就非常重要,首先無論是方桌或圓桌,餐桌與牆面間最少應保留70~80公分以上,方便拉開餐椅後人仍可以方便走動,而如果餐桌一側是櫥櫃或走道的話,則應該再加上行走寬度60公分,即130公分以上,讓人方便拿取物品或行走。
04. 多人使用衛浴動線須留80公分
如果衛浴空間內有兩個洗手台,就需要考慮多人一起使用的可能性,當一人在盥洗一人想要從後方經過,若是想要使用舒適,就需要將走道60公分再加上一人側身通過(約20~25公分)的寬度,也就是說至少需要80公分才最恰當。
05. 櫃體深度與門片開闔都要列入動線考慮
當空間有櫃體時,動線除了需要考慮櫃體本身的寬度之外,門片開闔、墊腳或是蹲下拿取物品時是否舒適也需要計算。例如玄關經常有蹲下拿鞋、穿鞋等動作,寬度至少需留60公分,再加上鞋櫃本身的35~40 公分,玄關的寬度至少就需要95公分以上,而衣櫃如果在床邊或前方,為了讓衣櫃門片打開時不打到床,走道至少需要45~6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