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設計師裝潢怎麼開始
1.評估是否需要找設計師
室內設計師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提供完整的圖面及設計方案,確保整體設計與工程的品質和細節,因此找設計師能夠大幅省下屋主的時間和精力,以下幾種條件更適合找設計師裝潢:
●裝潢程度複雜:
不只是簡易裝飾或小範圍裝潢,有涉及到結構改造、水電佈局等較複雜的工程者。
●沒有設計能力和時間:
本身沒有設計能力及充分的時間可以自己設計和監工者。
●沒有想法:
對裝潢較無想法且不確定怎麼實現,極需要尋求專業建議及設計方案者。
●有足夠預算:
有留一筆預算能支付設計師服務費者。
2.找設計師裝潢的流程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怎麼找設計師
1.網路搜尋
以關鍵字「室內設計師」、「室內設計公司」搜尋,並加入「縣市」更能精確找到鄰近的設計公司。
室內設計平台:像是室內設計平台如100室內設計,會依不同地區、預算及風格等需求為用戶篩選出適合的設計公司,並集結多家室內設計公司的作品及資訊,方便一次統整比較。
2.社交媒體
許多設計師都會在Instagram、FaceBook、Pinterest、YouTube、Behance等社交媒體平台上刊登作品,這些平台中可能會刊登更多作品細節及案場照片、影音等內容,能找得到更有互動性的資訊。
3.親友推薦
詢問朋友、家人或同事是否有推薦的設計師,能依據他們的經驗和推薦輕鬆找到值得信賴的設計師,或是直接找自己認識的設計師。
三、篩選方法
1.前期
●查詢是否合法立案:
可至內政部營建署以及「經濟部商業司」查詢,確認此公司是否合法立案。
●查看作品和評價:
可以到多個平台查找設計公司作品集和屋主評價,以了解他們的設計風格和品質。
●看屋主經驗分享:
網路上可找到許多屋主自己記錄的開箱文分享裝潢心得或是對於設計師的心得,可信度高。
●看收費是否符合自己的預算:
預算對於一家設計公司能做的裝潢程度非常相關,可先致電設計公司或到官網、社群平台留言詢問收費標準與自己的預算是否相符。

●多方比較:
平均可先找3-5間設計公司初步諮詢、多方比較,了解設計理念、工作流程和風格是否符合自己所需。
●設計公司地點:
盡量選擇接近裝潢地點或同縣市的設計公司,因為通常設計公司和工班會有地緣關係,日後較方便支援臨時性的調整。
2.面談
初步篩選完後,再來就是實際面對面觀察設計公司狀況,以下幾點可以多加留意:
●觀察設計公司裝潢:
直接觀察設計公司內的裝潢,能更了解設計公司的風格及習慣運用的建材或工法。
●檢查證照:
須具備「裝修工程管理乙級證照」及「室內設計乙級證照」才可合法開業及進行設計及工程相關事宜。

●過往案子的圖面及文字資料:
可以請設計師提供過去實際做過的案子資料,了解設計師會提供那些圖面、圖面資料的細緻程度、工程執行期程記錄等,愈詳細愈能顯露設計團隊的嚴謹程度。
●觀察溝通頻率、談吐印象:
裝潢動輒是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以上的過程,因此找一個能順利溝通、頻率相符設計師才能長期配合。
四、溝通內容
和設計師諮詢、面談前,盡量先做好功課才知道要提問哪些問題,將以下資訊告知設計師,讓他能藉由這些資訊更了解你的個性及需求:
五、收費方式及標準
雖然設計師一開始就會提供初步報價,不過裝修是很客製化的過程,會實際依照每個人的需求及房屋狀況而有所差異,因此一定要去了解計費機制,看清楚報價單,以免事後被額外收費或追加款項,需要了解的收費項目有:
1.丈量提案費
一般而言丈量後都會接著提案,丈量費用和提案費就會一起包含,如果只是單純丈量,費用約落在1,500元-4,000元起,提案費則約落在5,000元~30,000元起不等,會依照設計公司名氣或其他因素而不同。

2.客變費
客變費為預售屋案可能產生的費用項目,當屋主收到建商的客變通知時,可依建商提供的原始平面圖、水電圖等圖片向設計師諮詢客變建議,如果只是純諮詢大約會落在1,000元-3,000元起,若還有簽訂後續客變設計約,設計師必須依屋主需求規劃出完整的房屋客變平面圖及調整項目,那就會有不同的計價方式。
3.設計費
設計費依據設計公司的地區、名氣、資歷條件而不同,行情約落在4,000元~8,000元起/坪,如果是更高知名度的設計公司就可能到上萬元不等。
4.工程費
工程費用主要依實際坪數估價,工程費用在整體費用中佔比較大,新成屋約40,000元-80,000元起/坪、中古屋50,000元-90,000元起/坪、老屋翻新約80,000元-120,000元起/坪,因此大多會分4-5期收費。

5.監工費
每家設計公司訂定的監工費用不同,有些會在合約中載明占總工程款中的比例,也有設計公司會是包含在整體費用內的方式,如有疑慮,簽約時期可先確認。
*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實際費用會根據地區、屋況、物價及設計公司規定不同,請依設計公司報價為準。
六、找設計師裝潢的其他注意事項
1.設計合約、工程合約分開簽
設計與工程所規範項目不同,如果都簽訂在同一合約,會較難以詳載個別的單價,灰色地帶太多容易產生糾紛,因此分開簽會降低風險,屋主也能在設計階段不符合期待時就停損解約,確保後續工程還能重新委託他人,因此即使打算交由同一家設計公司處理設計與裝修工程,還是盡量分開簽約才有保障。
2.檢視合約內文與附件
在合約的審閱期的7天中務必仔細檢視合約內容,應清楚載明建物地址、戶號樓層、簽約的甲乙方是誰、付款方式、期程、糾紛處理方式、設計呈現、驗收標準等詳細資料,如果有其他在意的事項但合約沒條列進去的也要加註。
●設計合約:
簽訂設計合約時通常只會附上平面配置圖,簽約後設計師才會繪製包括立面、水電、燈光、櫃體、空調等至少20張以上更詳細的圖面,有些設計公司為了讓施工更精準,甚至出圖70-80張,而圖面提供的程度、項目及是否因特殊情況增減圖面的收費標準都要在合約記載清楚。
●工程合約:
除了工程進度表、監工費、裝潢保證金及清潔管理費等項目外,還要附建材上估價單及各項工程款表格,並詳列數量、單位、品牌型號及規格,盡量少以「一式計價」的模糊計價方式,盡量寫清楚,未來增減時較不會產生爭議。
3.工程期程與付款比例
付款期程與比例沒有一定規範,只要有共識並清楚記錄於合約即可,按照工程期程支付階段性款項,並於合約註明「各階段驗收無誤才付款」以保障自身權益。
4.記錄溝通事項
無論溝通任何事,包括任何施工、建材的變動、或追加項目都應留有紀錄,包含書面、e-mail、LINE等訊息,以免之後有爭議時口說無憑。
5.核對事業登記
務必檢查公司的營利事業登記,並確認合約上的是簽約人或是公司的大小章,並且保存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