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裝潢前先做這些事
1.蒐集大量資料、多方接洽討論
想要加快與設計師的提案速度,可以上網搜集裝修知識、瀏覽大量的室內設計作品圖,選定喜歡的居家風格、元素,確認好裝修大項目後,擬定出預算範圍。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2.紀錄生活習慣、詳細列出需求
按自己的實際狀況與需求填寫表單
這邊可直接下載使用→居住狀況&裝潢需求表
二、親子宅機能&收納需求評估
1.空間機能需求評估
下表列出各個場域可能會需要的機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勾選去規劃。
這邊索取→機能需求表
2.收納需求評估
●是否規劃儲藏室:為因應嬰兒推車、學步車等大型物品與大量的收納需求,可評估是否要一間儲藏室。
●開放櫃or封閉櫃:一般物品可做封閉櫃來收放,但想將收藏的公仔、擺件展示出來,則可考慮做開放櫃,若要避免落塵,或小朋友觸碰使物品掉落,則能再加個玻璃門片。
●隱藏式收納設計:少了突出的門把,可避免兒童在活動玩耍的過程中碰撞受傷,如擔心不便開關,也能選擇在櫃門上增加凹槽。
●分齡化收納:以孩子的年齡做收納規劃,像是於櫃內配置活動層板,就能依孩子的身高、物品數量做調整,保留未來的使用彈性。
●櫃子做輔助設計:因應不同家庭成員的身高需求,櫃子設計可增加五金配件做輔助,讓取物變得更省力方便,如拍拍手開關、下拉式五金、足元抽、升降式櫥櫃等,抽屜則可設置緩衝滑軌,避免夾手危險。
三、親子宅空間需求評估
親子宅除了兒童房規劃,客餐廳等公共區域更是評估重點,不僅須提供孩子舒適安全的成長環境,還得規劃凝聚家人情感的共享區域,以及保有各自獨立的休憩空間。
1.格局、動線安排
●開放式公領域
公共空間是全家交流的主要場所,評估是否不做隔間牆,打造開放式公領域,除了能給孩子寬敞的活動空間,不論家長待在哪個場域,也都能隨時留意小朋友的活動狀況,且少了實牆的阻隔,採光空氣也都更加流通。
▲公領域採開放式設計,孩子活動更自在無礙。空間透視圖由意勢設計提供,看看親子宅裝潢案例>>

●回字型動線
回字型動線設計,既能保持場域間的獨立性,各區機能又可相互串聯,讓空間發揮最大坪效,孩子們也能自在活動。
▲主臥設計可以回字進出的雙向動線,放大小孩的活動空間,父母的作息也不會互相干擾。圖片由每感日常提供,看看親子宅裝潢案例>>
2.核心空間需求
●玄關汙衣櫃、落塵區留住髒汙,避免過敏情況
除了鞋櫃,可評估是否需要打造穿鞋椅、汙衣櫃,以及增加屏風、拉門,或利用地坪差異,規劃出落塵區,藉此留住從室外帶入的髒污,減少孩子因飛揚的灰塵造成過敏的情況發生。
●客廳減少固定家具,維持寬敞空間
家有幼童,建議減少茶几、椅子等家具擺放,預留寬敞的玩樂空間,電視牆則可採用滑門設計,隱藏雜物和避免孩子太常看電視,如果沒有看電視的習慣,也能評估是否選擇以投影設備取代。
●開放式廚房可裝拉門,隔絕油煙、預防危險
依料理習慣,決定要獨立廚房還是開放式餐廚,或是在餐廚之間設置玻璃拉門,既可預防在料理時,孩子突然跑到廚房區發生危險。

●乾濕分離衛浴,加強防滑、避免跌倒
建議規劃乾濕分離,留意地板防滑、降低浴室門檻高度,以及在馬桶、浴缸側邊加裝扶手,都可以減少跌倒受傷。
3.個人化空間需求
●嬰幼兒時期
孩子與父母同睡,主臥要預留擺放嬰兒床的空間,或是打造架高地板搭配床墊,全家人就能睡在一起,空間運用也相當靈活彈性。
●學齡階段
在兒童房內規劃休憩區和閱讀學習區,書桌、睡床、櫃子可採一體成型設計,若家有二寶以上,且需共用房間,則要考量是否添購雙層床架、是否需要打造彈性隔間。
四、孩童遊樂區&親子互動設計
擔心打造專屬遊樂區,寶貝長大就不再適用?那不妨以「複合式功能」的概念來規劃,即便孩子長大了,也不會讓場域閒置缺乏用途喔!
1.孩童遊樂區
●結合和室:設置榻榻米、臥榻、玩具收納櫃。
●結合運動室:可設置攀岩牆、滑梯、鏡子,天花板懸掛孩子的鞦韆、單槓,大人想健身時,再更換運動設備即可。
●結合兒童房:選用結合溜滑梯的床組或打造小木屋,如空間允許也可在兒童房內設置攀岩牆、塗鴉牆。

2.家長互動陪伴
●去客廳化:捨棄沙發、電視牆擴大空間,將閱讀、遊戲及娛樂集中在客廳區域,可用架高木地板、臥榻創造多功能場域,方便家長和孩子共度美好時光。
●書房結合遊戲室:除了可用門簾或玻璃作為書房隔間,方便留意孩子動向,也能在書房內預留小小區塊,讓孩子在此閱讀玩樂、家長安心辦公。
●開放式餐廚:平時喜歡下廚,可規劃開放式廚房+中島,閒暇時親子就能一起烘焙料理,而餐廳也是最能凝聚一家人的核心場域,除了用餐,可在這裡使用筆電、寫功課,增加互動陪伴。
拓展閱讀>>兒童房設計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