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地坪架高後再擺床墊的「地台床」,周邊多了置物、側坐的機能,比一般床架在運用上更彈性多元,是不少屋主偏好的設計,然而打造地台床有哪些事要注意?要如何提高實用性?往下看看就知道!
一、地台床是什麼?
地台床是一種源於傳統日式住宅生活習慣的設計概念,在和式房間中,人們坐臥於榻榻米或床墊上,這種貼地的方式演變成了現代的地台床設計。通過將地台與床結合,省去了傳統床架所占的空間,將床墊直接放置於平台上,而地台床最大的優點在於簡約大方,並且能充分利用床下空間來規劃儲物機能,極大提升了空間的實用性,尤其適合小坪數住宅。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臥室地台床的尺寸&動線
1.地台床尺寸建議
●地台邊緣:地台的邊緣通常會比床墊多出10~20公分,這樣不僅能提升床的穩定性,同時提供額外的空間,可用來放置書籍、手機等小物。
●地台高度:地台的最低高度通常建議設置在30~40公分,以呈現基本的架高效果,若希望增加更多的收納機能,則可將地台高度提升至45~80公分,但勿超過80公分,以免造成房間的壓迫感,同時確保上下床的便利性。
2.地台床周邊動線規劃要點
●床邊與牆面間距:地台床的長邊應與牆壁保持至少60~80公分的距離,日常行走時的動線不會受阻,保持空間的流暢性。
●雙人床兩側走道:如果設置的是雙人床,且不靠牆擺放,建議兩側各預留至少60公分的走道,這樣可以提供兩人足夠的活動空間,以及保持上下床的便利性。
●衣櫃開闔空間:臥室通常會設置衣櫃、置物櫃或抽屜,為確保這些家具在打開時有充足的空間,不會影響到櫃門或抽屜日常使用,與地台床的邊緣至少需留60~90公分的距離。
三、如何提升地台床的實用性?
1.規劃抽屜、上掀櫃,增加收納空間
地台床下方可依高度、寬度做出各種不同的收納變化,像是於側邊做抽屜,輕拉就能取物,但須留意抽屜深度勿超過一公尺,以免放了太多東西不好拉開,也能打造開放櫃,來收放常用物品。若是想要滿足大量的儲物需求,則能採用上掀式設計,但在裝潢前,務必先確認好欲放置的物品體積、數量,再規劃收納櫃尺寸,避免讓地台下的空間,淪為收納黑洞!
2.各機能整合,坪效放大又不擠
床架、床頭櫃、床邊櫃…小小的房間得塞入這麼多家具,空間變得超擁擠!而地台床設計最大的優點,便是可以將各類家具藉著裝潢合而為一,甚至連側邊多餘的空間,都可以用來設置衣櫃、掛架等,若習慣睡前閱讀,也能擺放開放式格櫃來收納常用書籍。
3.床邊延伸桌子,滿足閱讀、化妝需求
地台床設計讓臥室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床+床頭櫃+衣櫃」布局,於床邊增加書桌,兼具閱讀、辦公的功能,還能作為化妝桌使用,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出更高的機能,同時也節省了額外添購桌椅、櫃子的家具預算。
4.底部增設燈條,作爲夜間輔助照明
於地台底部嵌入燈帶光條,不僅營造視覺輕盈感和提升空間暖度,在夜間也有類似指示燈的用途,可做為小夜燈開啟,因為亮度不高、不刺眼,並不會影響到睡眠品質。
5.規劃插座、USB孔,便於就近充電
架高地台床還有一個用途,就是增加插座量!量身定制的地台床,可以根據個人生活需求來規劃插座的數量和位置,例如在床的兩側或床尾安裝插座,更加方便為電子設備充電,而地台床厚實的結構,也便於隱藏電線,既能維持空間整潔,又能提升安全性。
6.以地台為核心,串聯其他場域
若為套房格局或是家裡坪數偏小,不適合增加任何牆面隔間,但又擔心全然開放會少了空間層次,那麼可以打造地台床,並與其他場域連結,再增加餐桌、櫃子等家具,即能滿足生活需求,也讓原本平凡的開放空間,有了明確的區域分割和順暢動線。
四、打造地台床的注意事項
1.家有老幼須留意高度落差
家裡若有老人或小孩,高高低低的地板就是看不見的陷阱,一不注意就會發生跘倒危險,如果高度落差超過50公分,那就建議在架高地板的入口,設置兩層式踏階或搭配軟墊,來提高安全性。
2.難有變化空間,施作前須評估需求
地台床雖然多了收納、少了床架預算,但日後想換大床,或做其他變動會較為困難,因此在裝潢前須仔細評估是否真的需要,並預留可以彈性變化的空間,才能因應未來需求做調整。
3.樓高低不建議做地台床
加裝地台並於內部規劃收納機能後,會壓縮到不少空間,居住感受會變得較為擁擠,如果身高較高的話,壓迫感則會更加明顯,因此在臥室樓高不高的情況下,就不太建議打造地台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