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作為家庭中情感交流的重要區域,良好的動線規劃能夠提升用餐體驗與空間利用效率。無論是小坪數公寓還是大坪數獨棟住宅,餐廳的設計應兼顧美觀與實用性,確保使用者能夠舒適地移動與操作。今天百小編將帶你了解不同空間大小與餐桌類型的動線設計,幫助你規劃最適合的餐廳配置。

ㄧ、餐廳需要多少坪?

收藏

餐廳空間的大小取決於家庭人數、餐桌尺寸與餐廳使用頻率。一般來說,

▶小家庭(1-4人):建議餐廳面積約3~5,可容納標準四人桌與基本活動空間。

style-test-icon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arrow-right

▶中型家庭(5-6人):建議6~8,適合較大餐桌並提供舒適的動線。

▶大家庭(6人以上):至少8坪以上,並考慮增設備餐區或吧台。

▶開放式餐廚:需規劃充足的行走與操作空間,以確保流暢動線。

二、標準餐廳動線規劃與常見餐桌椅尺寸

收藏

良好的動線規劃能夠確保餐廳的使用舒適度與效率,以下是標準餐廳動線規劃與常見餐桌椅尺寸

1.標準餐廳動線規劃:

•主通道寬度:餐廳主要行走區應至少90cm,若有兩人交錯的需求,建議達 120cm以上。

•座位間距:餐椅與牆壁或其他家具之間應預留至少60cm,若需流暢移動,建議 90cm。

•餐桌與餐椅間距:確保椅子拉出後仍有約50cm 以上的活動空間。

•備餐區與動線:若有餐邊櫃或中島,需預留90cm 以上的通道,方便取餐與備餐操作。

•避免動線交叉:應確保進餐與備餐區的動線不互相干擾,以提升使用效率與用餐舒適度。

2.常見餐桌椅尺寸:

不同類型的餐桌尺寸會影響餐廳的動線設計,選擇適當的桌椅能有效優化空間使用。

✔方桌尺寸:四人桌:120 × 75 cm;六人桌:180 × 90 cm;八人桌:240 × 100 cm

方桌尺寸

✔圓桌尺寸:四人桌:直徑90~100 cm;六人桌:直徑120~140 cm;八人桌:直徑 150~180 cm

圓桌尺寸

✔椅子尺寸:標準椅高:座面高度約45 cm;椅背高度:80~100 cm;椅子寬度:40~50 cm

這些尺寸可作為餐廳規劃時的參考標準,以確保舒適的用餐體驗與流暢的動線配置。

三、各種餐廳情況的動線設計

收藏

1.小坪數餐廳動線設計

小坪數的餐廳由於空間有限,應著重於緊湊、高效的動線規劃,確保人員行走順暢且不影響用餐體驗。適當選擇家具與佈局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空間使用率。

•採用折疊桌 或 伸縮餐桌,靈活調整空間

•避免過多裝飾與雜物,確保行走區域不受影響

•同時利用牆面收納與懸掛式照明,增加視覺空間感。

2.大坪數餐廳動線設計

大坪數餐廳的動線應以流暢與分區為主,確保不同功能區能夠獨立運作,同時保持整體協調性。

•設置獨立餐區,搭配展示櫃或備餐區。

•以大面積餐桌 為中心,確保行走通道至少 120cm

•可考慮加入休閒區 或 吧台區,提升互動性。

3.開放式餐廚動線設計

開放式餐廚的優勢在於空間視覺感寬敞,但需要確保烹飪區與用餐區之間的距離適中,以避免油煙與雜亂感。

•確保烹飪區與用餐區距離適中,避免油煙影響。

•動線規劃成L型或U型,提高料理與用餐的順暢度。

•增設吧台或 中島,作為備餐與用餐的多功能區。

4.封閉式餐廳動線設計

封閉式餐廳提供獨立的用餐氛圍,但需要確保動線順暢,避免過於擁擠或影響使用便利性。

•出入口應明確,避免動線混亂。

•餐桌位置避免影響門口,確保行走流暢。

•適當增加窗戶或鏡面裝飾,提升空間開闊感。

5.中島結合餐桌動線設計

中島結合餐桌的設計適用於多功能需求的空間,能夠提供備餐與用餐的靈活性,動線設計時需考慮足夠的移動空間。

•根據擺放方式調整動線,若為串聯或T型擺放,確保餐桌與中島間的操作空間順暢。

•考慮結合收納與備餐功能,提升實用性。

•適合多人用餐與互動式空間,如家庭聚餐與小型派對。

6.小家庭(1-4人)餐廳動線設計

小家庭的餐廳應以簡潔與實用為主,避免空間浪費,確保動線流暢。

•選擇小型方桌或長桌,沿牆佈局最佳。

•採用嵌入式或收納型設計,節省空間。

•避免大型吊燈,選擇簡約照明確保空間感。

7.中/大家庭(5~8人)餐廳動線設計

中/大家庭餐廳動線應以多人互動與舒適性為主,確保用餐空間足夠,避免擁擠。

•選擇長桌或圓桌,確保所有人能夠方便取餐。

•增加備餐區或側邊櫃,減少雜亂感。

結語

良好的餐廳動線設計能夠提升用餐體驗與空間利用率。無論是小坪數或大坪數、開放式或封閉式餐廳,規劃時都應考量空間大小、家庭人數與使用習慣。透過適當的動線規劃,不僅能創造舒適的用餐環境,也能加人交流更為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