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認識清水混凝土就上手!
混凝土一般脫模時,若不加工可突顯基材的礦物本色,也可以透過工具或化學藥劑來製造刷紋、渲染、鈍化、光滑等表面紋理。或者視想要的效果和面積大小選擇不同方式為混凝土增添花紋,例如將模具直接按壓在新鮮澆鑄的混凝土上使表面蓋上紋樣,或是製造特殊模型將混凝土直接注入模中,拆模後即可擁有特殊紋路,而新式纖維混凝土能夠重現模具中最幽微精緻的細節。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連接廚房和餐廳的走道使用沙黃色的混凝土地板,稍微經過鈍化處理,以免過於滑溜。圖片由原點出版社提供,Eric Thierry攝影。
未加工表面
未加工表面是指原封不動保留混凝土脫模後的表面,一般是灰色或白色,但也可以預先整體染色。模板的印記、銜接縫和其他施工時遺留的痕跡,全都能夠突顯基材的礦物本色。

粗曠表面
想要獲得粗獷表面的效果,可以透過工具的機械作用(刷紋混凝土、石錘鑿面混凝土⋯⋯)、噴灑材料(噴砂混凝土、渲染混凝土⋯⋯),或是噴淋化學物質來腐蝕混凝土表面(鈍化混凝土)。
在第一種情況中,骨料會透過我們在混凝土表面製造的小裂紋露出,在另外兩種情況中則是透過「清除」膠結劑來達到這種效果。大部分的紋理都已預製在板磚、鑲板、工作臺等構件上。
刷紋混凝土─用硬毛刷(非金屬)刷過新鮮混凝土表面即有此效果。

石錘鑿面混凝土─用手或機器以石錘(尖錘類)敲打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如果在找平層尚未完全硬化前以小尖齒滾壓也可創造不同的立體感。
噴砂混凝土─以高壓將沙子噴濺在乾燥的混凝土上,使骨料的凹凸感變得柔和,同時讓最黯沉的表面煥然一新。
渲染混凝土─運用與噴砂混凝土相同的原理,只是換成高壓噴水。
鈍化混凝土─將化學鈍化劑噴灑在半乾燥的混凝土表面,然後用水柱沖洗以讓骨料裸露。使用鹽酸可以獲得類似的效果。
平滑與拋光
平滑表面─手拿鏝板或借助機器(抹平機)輕輕抹過新鮮混凝土表面,或是將混凝土材料澆置在內壁光滑的模具(或模板)中,就能得到這類型表面。
拋光表面─根據想要的表面細緻度,利用特殊研磨機在乾燥的混凝土上來回打磨兩到六趟。這個程序能夠突顯細礫石的特色(它們會被齊平切割,浮現在混凝土表面),或是讓稍微顯舊的找平層煥然一新。雖然作業時間較前述混凝土長,成本當然也較高昂,但能獲得美麗的裝飾效果。
混凝土盥洗台經過拋光,突顯骨料的特質。特意保留的粗糙啞光外觀與白瓷的明亮相映成趣。圖片由原點出版社提供,Eric Thierry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