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紋綠×馬賽克×鐵窗花,讓台灣傳統美學走進現代生活!開箱26坪療癒宅
我們一家三口,還有一隻貓,原本住在19坪的小宅裡,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空間變得不太夠用,無論是活動範圍或收納機能,都出現明顯不足,讓我們開始考慮換屋,希望打造出一個溫馨舒適、適合孩子成長的家。
一、裝潢前樣貌
我們決定搬入這間由父母提供的26坪房子,空間比原本的住家寬敞許多,地點鄰近爸媽家,生活上更便利,但因為屋齡較高,除了漏水問題,室內採光也相當不佳,每次進去都覺得昏暗沉悶,再加上隔音效果不良、落塵嚴重,種種老屋的狀況都是我們希望改善的重點。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找設計師的心路歷程
為了打造更理想的居住環境,我們在100室內設計平台上,找了幾間設計公司諮詢,最終選擇交給時冶設計操刀,主要是因為總監非常專業,溝通過程中也相當尊重我們的想法,讓我們很放心的把家交給他們來規劃。
三、我們的裝潢需求
1.風格、色調:我比較不喜歡單一風格,想要混搭的空間呈現,可以在整體色調中加入鮮明色彩點綴,也能以木作、磁磚等異材質作混搭,創造層次變化,希望整體是溫暖中帶點活潑,有個性卻不混亂的空間氛圍。
2.收納機能:除了每個場域都要配置充足收納機能之外,我們的藏書量很多,需要規劃大容量書櫃,而因為有養貓的關係,需盡量減少開放式展示空間設計,避免貓孩跳上跳下,把物品撥亂或造成危險。
3.格局配置:因為是一家三口居住,需要有兩間臥房、兩間衛浴(一間主臥衛浴+一間共用or客用),且希望餐廳與廚房不做開放式設計,要有明確的區域劃分,而原本的和室則可改造成多功能室,平時作為琴房,必要時則能變成客房使用。
四、平面規劃&設計重點
這間房子的原始格局其實就很符合我們的生活使用需求與習慣,因此並沒有進行大幅度的改動,唯一有調整的部分是將原本的一間和室隔間拆除,重新規劃為一間琴房兼客房,並特別加強隔音處理,整體格局則維持原來的兩房、兩衛、兩廳配置,我們也保留了原有的獨立廚房,可以避免在料理受打擾,或是油煙擴散的問題,維持居家整潔清爽。▲設計前後平面圖
五、完工美圖分享
玄關設計
雖然我們對風水沒有特別講究,但在總監的建議下,選擇透過地坪材質的變化,來劃分出玄關落塵區,集中收納外出的鞋包與雜物,同時設置屏風作為視覺遮擋,屏風則特別選用了我喜歡的窗花元素,在現代風的空間中,融入復古台式美學。此外,在材質選用上,我們也花了不少心思,光是地磚的花色,就反覆挑選與比較了好一陣子,只為呈現理想中的玄關空間。▲除了鞋櫃與置物櫃外,也規劃了先生堅持要有的汙衣櫃,方便回家後立即收放外套、大衣,置物櫃內還有安全帽的專屬收納空間喔!
▲將屏風與鞋櫃、穿鞋椅整合為一體,在維持美感的同時,提升收納與使用機能,發揮最大坪效。
客廳設計
原本我們有考慮在電視牆規劃收納櫃,但最後還是決定捨棄櫃體,以特殊塗料呈現牆面的質感,讓整體視覺更輕盈、簡約,而客廳的主牆之所以會選用綠色調,其實是從廚房延伸出來的靈感,我們先選定了廚房的磁磚色系,確定後反倒讓客廳主牆的色彩方向變得清晰,整體色調也自然連貫起來。▲於電視牆下方規劃抽屜式收納,保留客廳區基本的儲物機能,維持整潔俐落的空間畫面。
▲在挑選沙發、茶几等家具時,我們幾乎是邊逛賣場邊與總監連線,請他提供意見與協助,總監也不厭其煩地幫忙比對尺寸、材質與風格,讓我們才有辦法在眾多選擇中,挑選出最適合的家具家飾。
從玄關櫃延伸過來的書櫃設計,是我們當初特別花心思規劃的重點之一。由於家中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繪本與書籍需要妥善收納,先生為此還與設計總監反覆討論,逐一確認各層板的高度與寬度,力求依照書籍尺寸做出最合適的分配。書櫃也採用了部分開放、部分封閉的設計手法,讓整面櫃體在視覺上更具層次感,不僅避免造型呆板、厚重,也保有靈活的收納機能與整潔感,而在櫃體下方,還特別預留了掃地機器人的收放空間。▲打開書櫃旁邊的那扇門,則可通往儲藏室,讓我們能將雜物收放於此,相當方便實用。
餐廳設計
客廳沙發沒有靠牆擺放,而是緊貼著餐廳的長凳,不僅節省空間,也讓客廳與餐廳之間保有良好的互動性,無論是家人聊天或親友來訪時都能輕鬆交流,另外也在餐廳規劃電器櫃,不僅滿足日常使用的小家電擺放需求,同時兼顧餐廳區域的收納,櫃體則採用溫潤的胡桃木色,與餐桌、餐椅以及房間門片的色調相互呼應,讓整體視覺更有一致性,也增添溫暖氛圍。
廚房設計
我們家下廚頻率算高,因此在廚房設計上特別講究實用性,為了有效阻隔油煙,選擇保留獨立式廚房配置,同時搭配玻璃拉門,來避免油煙擴散,也讓光線得以穿透,維持空間的通透感。牆面部分,我們選用綠色的馬賽克磚作為主視覺,為廚房營造出活潑、清新感受,地板則是沿用了原始的磁磚,沒想到搭配起來意外的協調。
主臥設計
我一直希望主臥牆面能運用自己喜歡的綠色作跳色設計,不僅增添個性,也讓空間更有溫度,不過在床、床頭櫃、化妝桌與衣櫃配置就定位後,實際上只剩下一面牆適合做跳色,而為了滿足我的期待,總監特別在那面牆上以綠色搭配幾何造型設計,創造出視覺焦點。▲L型衣櫃設計,不僅完整利用轉角空間,也提供我們充足的衣物收納機能。
主衛浴設計
主衛浴採以淋浴為主的配置,規劃了乾濕分離設計,使用上更方便也較好清潔打理,整體選用灰色搭配藍色調,呈現出簡約沉穩又放鬆的空間調性,牆面與地板所使用的磁磚,都是我們精心挑選、非常喜歡的款式,不僅質感細緻,也讓浴室成為一處可以卸下疲憊、安心梳洗的療癒角落。
客衛浴設計
之前出去玩入住民宿時,我就特別喜歡清水模呈現的視覺效果,於是在規劃客用衛浴時,便指定要使用微水泥塗料,整體風格簡約俐落,同時保有細膩的層次與溫潤質感。而考量到我們只有偶爾才會使用浴缸泡澡,因此沒有規劃玻璃拉門,一來不擔心水花噴濺的問題,二來也能省下空間,讓浴室更開闊。
六、入住心得分享
與舊家相比,新家不僅空間更寬敞,收納機能也大幅提升,其中,廚房針對各項電器做了完善的收納規劃,使用起來更順手、更有效率,讓下廚變成一件輕鬆愉快的事,這些貼近生活的細節,都是依照我們一家人的生活習慣與風格喜好量身打造而來,也讓最終完成的空間更貼近理想中的家。我特別喜歡與貓孩一起躺在客廳溫潤的木地板上;先生則是對儲藏室與書櫃的收納設計相當滿意,覺得實用又有條理,全家人還比以前更常一起待在客廳和餐廳,共度日常的歡聚時光,讓家的氛圍變得更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