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統包合約前必看!五大關鍵防止被坑
統包工程合約是整個裝修與建築工程的核心,一旦簽錯,輕則耗費時間金錢,重則引發法律爭議,以下整理五大簽約關鍵,從法律條款、工程界定到爭議處理,幫助業主在開工前做好準備、簽得安心。
一、簽約前的合約審閱重點
1.法律條款要清楚
確認雙方簽約者身分與授權,明訂房屋分配、價差處理、稅負分攤等細節,如多人共有土地,應載明持分比例與同意方式,避免爭議。
2.施工範圍要明確
明列土地合併、地籍過戶、租金補貼等事項。若基地為特殊用途或歷史建物,需列出限制與應變方案。施工出入口與鄰地界線也需清楚劃定。
3.雙方責任義務釐清
建商須負責建材運送、消防臨時供電、施工保護措施等,業主需配合施工公告與工地安全檢查,雙方分工條款應列明,落實風險管理。
4.工期進度要量化處理
合約中需標示各階段作業時程與驗收標準,付款應與進度掛鉤,延誤應有違約金規範,遇天災等不可抗力也要預設處理機制。
5.爭議處理要有依據
設計明確的爭議溝通與解決機制,包含調解、仲裁與訴訟管轄地,也應約定何種情況可解除合約,以及後續金額如何清算。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報價單分析技巧
1.項目拆解與細項確認
要求廠商提供完整《建材選用確認表》,詳列以下資訊:
●磁磚:品牌、批號、產地
●木地板:甲醛釋出量(須符合F1或E0標準)
●水泥產品:附出廠檢驗證明
●石材:拍照存檔、確認花色樣式
●油漆:標示製造日期及開封後檢驗標準
2.隱藏費用破解要點
許多裝修報價會將「額外費用」藏於備註或合計中,以下項目應要求分開報列,並額外預留10%總預算作為驗屋後的清潔整理費用,以備不時之需。
●設計費:每坪約3,000~8,000元
●3D圖面製作:每張約5,000元起
●公共區域保護費:依場地狀況報價
●廢棄物清運:每車數千元不等
3.建材規格標示原則
所有材料規格應標示清楚,避免交貨不符或使用劣質品,建議在報價單附註:「材料到貨須依規格驗收,如不符可無條件退換,並酌情延長工期」,保障權益。
三、付款方式與階段驗收
1.分期付款比例分配
建議採用「3-3-3-1」付款方式:簽約30%、材料進場30%、中期驗收30%、尾款10%,在水電工程完成階段,可要求廠商提供臨時用電安全證明,作為該期付款的依據。
2.階段性驗收標準
木作工程應檢查櫃體開孔位置與設計圖一致性,確保佈線與使用不受影響,油漆施工完成後,使用紅藥水測試衛浴牆角與設備接縫處是否滲水,地板鋪設完畢後,建議攜帶乒乓球檢驗平整度,若滾動偏移明顯或地面傾斜超過3mm,應要求改善。
3.尾款保留比例建議
至少保留總工程款5%作為保固押金,條款中建議註明:「驗收後30日內無滲漏水現象方可請領尾款」。機電設備部分可加入條件:「系統正常運轉滿72小時後,再行付款」,以確保功能穩定。
四、工期約定與違約條款
1.合理工期計算基準
新成屋裝潢建議預留工期至少3個月,老屋翻新建議抓5~6個月。契約中應清楚載明雨季與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工期延長處理方式,例如:「遇中央氣象署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之日,排除於工期計算之外」,以避免雙方爭議。
2.延誤罰則計算公式
建議違約金採「已付款項 × 萬分之五 / 日」計算,最高上限為總工程款的15%。同時加上:「廠商施工逾期超過連續30日以上,業主得無條件解約,並優先退還已付款項」等保障條款,維護業主權益。
3.工程變更處理程序
所有設計及施作變更,須簽署正式《工程變更單》,明確載明追加或減帳金額、對應的工期調整天數。建議補充一項條文:「如單項變更金額超過原報價10%,需另立書面補充契約」,以利雙方事後追蹤與管理。
五、爭議處理與保障機制
1.糾紛協商管道設定
建議合約中明訂三階段爭議處理流程:第一階段工地主任於7日內進行現場協調,第二階段業主與公司主管於14日內展開書面協商,第三階,30日內透過第三方單位協助調解,可預先指定當地建築師公會作為首選調解或仲裁機關,提升處理效率與公正性。
2.第三方鑑定運用時機
針對結構安全問題,應委請具公信力的土木技師公會進行現場鑑定,若涉及建材真偽或規格不符,則可委託合格材料實驗室進行檢驗,契約中應明文規定鑑定流程、報告出具時效,以及鑑定費由雙方依比例或責任歸屬原則進行分攤。
3.合約終止權啟動條件
在下列任一條件成立時,業主可主張提前終止合約:
●出現重大施工瑕疵且限期內未改善
●廠商未依約投保工程保險
●未經同意擅自更換主要施工工班達三次
●延誤時間已達總施工期的1/3
●終止合約時應載明已付工程款的清算與退費順序,確保業主權益獲得保障。
統包工程環節繁多,合約條文更是關鍵,掌握審閱重點與風險控管機制,有效降低後續爭議,建議簽約時攜專業驗屋或法律人員協助把關,並保留所有書面紀錄,確保工程順利,讓裝修安心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