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石材該怎麼選才不踩雷?裝潢前必知的挑選重點
一、天然 vs 人造石,先搞懂基本差異
1. 天然石材的獨特紋理與缺點
天然大理石的紋理是經過地球數千萬年礦物層積所形成,每一塊都有獨一無二的水墨流紋與結晶分布,但應注意天然石容易出現氧化斑點、天然裂痕等瑕疵,且表面對酸鹼敏感,若於浴室使用,恐因清潔劑腐蝕導致表面亮度受損。
2. 人造石優缺點全面解析
壓克力人造石可加工為無接縫表面,具備良好抗污防霉能力,不怕調味料與中性清潔劑侵蝕,是廚房流理台常見用材,不過其硬度為莫氏3~4級,表面遇高溫易產生焦痕,且光澤度與天然石晶體反射效果尚有差距。
3. 價格落差關鍵因素
天然義大利卡拉拉白大理石單價約高於而本土製造的人造石約4倍起跳,且需特別留意進口石材須承擔進口稅與運費,若需進行其他表面處理,施工費用也會增加。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選購前必備基礎知識
1. 預算抓多少才合理?
新成屋裝潢預算約佔房屋總價10%,石材部分建議保留總預算15-20%。
2. 空間適用硬度標準
不同區域對石材硬度需求各異。建議地坪使用莫氏5級以上石材,檯面最少達4級以避免刮傷。如洞石、砂岩等軟質天然石材則僅適用於牆面或裝飾面板,不適合高衝擊區域。
3. 用量計算秘訣
石材大板常見尺寸為120x240cm。計算用量時須預留8%損耗,包括裁切、調色與備料。注意確認大板的連號編碼,同一批次能確保紋路與色澤一致性,避免色差過大影響拼花效果。
三、現場挑選核心要素
1. 紋路評估技巧
將三片樣板現場並排拼接,可清楚檢視紋理連續性與自然過渡情形。雲霧或波浪狀質感宜呈現流暢漸層,避免選擇有明顯色塊斷層或紋路中斷的板材。
2. 色澤匹配原則
光源會影響色感,北向光源較冷,建議選用暖白、米黃系石材;白光燈源環境則避免選用偏灰色系。現場可潑少量清水,觀察乾濕差異值是否在10%以內,模擬拋光後的最終視覺效果。
四、破解四大採購陷阱
1. 進口石材辨別法
確認石材是否為正規進口,應要求廠商提供原產地證明、報關單據與運輸證明,並比對石材上雷射防偽礦標。透過10倍放大鏡觀察結晶組織會更清楚:天然石呈不規則結構層次,人造石為均勻顆粒狀分佈。
2. 人造石冒充天然材質的識破技巧
天然石材背面通常會有機器切割痕跡與明顯結構層次,側邊亦能見到礦物結晶。人造石多為模製成型,背面多為平整樹脂面,透光觀察缺乏天然雲霧狀的紋理。
3. 色差預防對策
合約應註明「同礦脈、同批號」並保留5%備用板材備用。大面積鋪貼前先進行3平方公尺試鋪,確認色澤一致性,在自然光至強光源皆達到視覺一致,避免完工後發現差異。
五、施工前後關鍵注意事項
1. 驗貨標準要點
天然石材容許3%內的色差範圍,厚度誤差控制於±1.5mm屬正常。每片的邊角破損不得超過整體面積的0.5%,如有裂痕,長度不可超過3cm。
2. 合約必載條款:保固期/退換條件
合約應載明天然石材至少提供1年保固,並明訂「非人為損壞可免費更換」。驗收時建議保留總價款的2%作為保固尾款,自完工日起30日內發現隱藏瑕疵者可要求無條件退貨或換新。
3. 日常保養禁忌
為延長石材壽命,建議每年進行2次專業晶化拋光保養,日常清潔切忌使用含氟化物、強酸鹼或漂白劑成分清潔劑,任何酸性物質如紅酒、檸檬汁應即時擦拭,避免滲色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