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島尺寸怎麼設計才對?2025最新尺寸法則,空間利用翻倍!
廚房裝修最讓人頭痛的「中島尺寸」,到底該怎麼抓才能兼顧機能與動線?本文整理料理台高度黃金比例、走道預留技巧到最新材質趨勢,手把手教你規劃符合人體工學的完美中島!
一、中島核心尺寸設計法則
1.用途決定高度:料理台vs.吧檯vs.餐桌
中島高度應根據使用需求調整:做為料理工作檯時,建議設定85-90cm,符合東方人體型;若為吧檯區,可提升高度至105cm,利於搭配高腳椅;若需兼作正式餐桌,則應採用標準餐桌高度72cm。
2.面寬60cm黃金比例解析
檯面深度以60cm為黃金標準,足夠擺放砧板、調味罐與備料食材。中島下方櫃體建議向內縮10cm,能避免膝蓋撞擊櫃體,更符合人體站立人體工學。
3.走道預留90-130cm安全距離
中島四周應保留90cm以上的基本通行寬度,若設為多人口料理區建議拓寬至130cm,若左右皆為櫃體或抽屜設計,須再額外增加20cm,以避免開櫃與走動互相干擾。
4.檯面懸挑15cm人體工學設計
檯面前緣突出櫃體15cm的懸空設計,能讓站立時自然靠放雙臂減輕腰部壓力,下方預留20cm膝蓋容納空間,搭配隱藏式LED燈條可提升安全性。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2025新型態複合式中島設計
1.升降式電動中島桌
搭載升降系統使檯面可於72cm-105cm間變換高度,靈活應付餐敘與交流需求。
2.隱藏式軌道插座系統
檯面嵌入可滑動式軌道插座,搭配防水防塵蓋板,可支援多台小家電同時運作。
3.薄型化檯面結構
可利用蜂巢鋁合金結構將檯面厚度從過往5cm降至2.8cm,視覺上更輕薄,承重能力也提升。
4.模組化擴充延伸設計
中島側邊預留接口,可快速加裝延伸檯面、收納推車或嵌入式家電,自由擴充機能,滿足烘焙工作台或宴客吧檯等多元需求。
三、機能倍增的收納整合術
1.嵌入式電器櫃規劃
中島側面設置45cm深電器櫃,可整合微波爐、烤箱等電器或紅酒櫃,讓中島具備多用途性能。
2.雙層抽屜緩衝系統
上層8cm淺抽收納餐具,下層25cm深抽放置鍋具,抽屜內建緩衝滑軌與分隔器,搭配按壓式開關,單手即可輕鬆取物。
3.側面開放式展示收納
建議中島背側可設一組30cm深展示層架,外框使用灰玻門片,內嵌LED燈條柔光展示收藏杯具、器皿,更具裝飾效果。
四、空間視覺放大技巧
1.透光材質比例搭配
將檯面30%面積改以玻璃材質(如長虹玻璃)結合石材,並於側面導入鏡面拼接牆面,透過光線折射與穿透強化空間放大感,即使小廚房也能擁有開闊視覺。
2.懸浮式燈光設計
中島底座預埋燈條,可搭配吊燈組合雙光源佈局。建議使用可調式燈具,可依聚餐、夜間烹飪等場景靈活切換亮度與色溫。
3.鏡面延伸手法
中島背墻搭配茶鏡或灰鏡牆,反射廚房其他空間形成置入感與延伸效果。
4.色彩分割比例法則
裝修搭配建議採用配色比例70(基本色):25(點綴材質紋理):5(金屬或異材質),視覺層次更細膩、空間更平衡。
五、2025熱門中島材質趨勢
1.仿石材發泡板材
重量僅天然石材1/3,表面經數位印刷與高溫仿真處理,具石材等級抗磨耐刮能力,接縫處採用無縫拼接技術,防水又不滲色。
2.可續竹集成材
採環保竹材壓縮而成,具有天然紋路與優異結構穩定性,相較普通木材更耐潮濕與重壓。
3.智能調光玻璃
通電瞬間霧化保障隱私,斷電恢復透明狀態,厚度僅1cm卻能阻隔80%紫外線,特別適合開放式廚房使用。
總結
掌握中島設計的尺寸四大法則:依用途決定高度、依動線預留走道、維持專業檯面比例與懸挑深度,不僅提升使用體感,也能與家人互動更自在。